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内蒙古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你说普通话了吗?
2009-04-30
  核心提示 9月11~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乌兰察布市承办了我区今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具体工作。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乌兰察布市作为我区今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点城市,通过很多途径进行了普通话推广宣传工作,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出门在外闹笑话   记者在乌兰察布市采访时,市民白先生给记者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儿。有一次,白先生到南方一座城市,到了一家饭馆用方言说:“给我馏(热)上一笼包子、沏上一壶茶、剥上一根葱。”由于服务员听不懂乌兰察布市的方言,听成了“61笼包子、71壶茶、81根葱”,服务员非常惊讶,问他到底有多少人吃饭,他说:“就我一个人。”服务员又听成了“91个人”,后经其他人帮忙翻译才搞清楚。   词不达意靠纸笔   随着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不少外地客人来到乌兰察布市考察。外地人来了,听不懂这里的方言,有时难免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品位。记者在打车时发现,司机秦瑞就是说的一口方言。秦瑞说有一次,一位四川人乘坐他的出租车,由于那位四川人的普通话说得很不标准,秦瑞听不懂,秦瑞的乌兰察布市方言那位四川人也听不懂。于是,那位四川人便拿出纸笔,写出了他要去的地方,秦瑞才搞清楚。据了解,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现有出租车2000多辆,司机师傅们主动说普通话的还不到20%。   必须淘汰方言授课   普通话推广工作重点在教师。乌兰察布市从2002年开始,对市内所有旗县的45岁以下教师进行了普通话培训,还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在授课的时候说普通话。刚开始,这一要求让一些用惯方言授课的教师吃尽了苦头,可是用普通话授课却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卓资山县职业高中教师王永志用很僵硬的普通话说:“由于多年来讲课一直用的是方言,学校要求使用普通话授课初期,每当我用普通话授课时,有很多学生笑话我,也总是表达不出我的意思,还得用方言做解释。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我现在能自如地用普通话授课了。”   3个原因导致推广难   雒亚军是乌兰察布市第十一中学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乌兰察布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国家级测试员。雒亚军3年中培训并且考试过关的学生近千人,在乌兰察布市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也算是功臣了。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乌兰察布市推广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乌兰察布市的历史悠久,方言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每个旗县的方言各有特点,改说普通话非常困难。二是观念问题。好多人不说普通话,不是不会说,而是羞于启齿,从观念和认识上就没有放开,总是认为自己说普通话会成为另类。三是语言环境。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一些窗口单位、行政服务行业和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普通话,但是其他行业大都还在说方言,各旗县的政府部门还都在用方言办公;很多通过测试的学员,只是为考试而练习,其他时间也不说普通话。没有了语言环境,说普通话的气候就没有,推广普通话当然就会难上加难。”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2003年,乌兰察布市专门成立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站。该工作站是全区33所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中唯一一所经当地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专职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据该工作站副站长马向平介绍,从建站到现在,测试站共培训及测试人员1万多人,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人民教师等。测试员也由原来的13名增加到了48名,他们经常分成小组到各旗县乡镇苏木,讲授普通话知识,纠正错误发音,对当地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员进行培训。通过3年来的努力,现在很多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改变了观念,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马向平说:“相对于乌兰察布市270多万人口,我们的工作影响到的人群简直是杯水车薪,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除集宁丰镇的部分人群经常使用普通话交流,城镇居民讲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基本还是没有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那些乡里山间的人们,要改变他们的面貌就得让他们走出去,接受新事物,讲普通话就是一块敲门砖。”   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   自治区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乌兰察布市承办我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具体工作,是我区首次由盟市承办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对全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推广普通话绝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而是通过推广普通话来展示自己,让外地人办事的时候更加方便,因为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据了解,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10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到本世纪中叶全面普及普通话。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推广普通话工作正在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基本措施,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积极推进,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口文/本报记者 郝 勇
     相关链接
    ·内蒙古电力公司上半年堵漏增收达2.86亿
    ·内蒙古河南商会在呼和浩特市成立
    ·内蒙古美景诱人
    ·内蒙古1~7月份发生煤矿事故13起
    ·内蒙古今年投入3.7亿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
    ·内蒙古军区某给水团42名官兵将赴苏丹执行任
    ·丹麦学者民国采风
    ·7月份内蒙古粮食主产地原粮收购价格有降有
    ·内蒙古将开展公路客运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统一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在内蒙古首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