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民警张锡林勇斗歹徒感动鹿城 |
2009-04-30 |
|
包头市有关领导到医院看望张锡林
8月23日中午,包头市青山区公安分局市场治安派出所民警张锡林为了群众的财产安全与两名持刀歹徒殊死搏斗,身中5刀流血过多昏倒在地。这起暴力袭警案件的发生,使包头市顷刻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市民闻讯后,纷纷赶往医院看望张锡林。日前,包头市公安局正在给张锡林申请一等功。
勇斗歹徒
8月23日12时,包头市青山区公安分局市场治安派出所接到110指令:青山区幸福路步行街发现有人扒窃。接到指令后,张锡林立即赶往现场,经过对现场群众的了解,张锡林在步行街北口海富超市门前发现两名可疑人,就在他出示工作证对两名嫌疑人进行盘查时,两名嫌疑人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刀朝张锡林身上猛刺,瞬间,张锡林身上血流不止。但是,他仍然死死抓住犯罪嫌疑人,掏出警棍与他们进行搏斗。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刺伤张锡林后,持刀挟持一辆出租车逃跑。张锡林向前追出几步后昏倒在地。
在附近摆摊的赵莲英老大娘看到后首先冲了上来,一边招呼其他群众把张锡林抱起来,一边在路上拦出租车。一辆出租车终于停了下来,众人把张锡林抬到车上,将他送到包头市第四医院。经诊查,张锡林被刺伤5处,伤结肠、右肾脏,致失血性休克。“失血量达3000多毫升,马上手术。”该医院外二科的医生们马上忙碌了起来。抽血、化验、备血,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输血、缝合,血一点点地滴入英雄的血管。手术室外是包头市青山区公安分局的领导和张锡林的亲人,以及闻讯赶来看望张锡林的路人。各种营养品摆满了手术室外的一个矮矮的窗台。17时40分,手术室的门开了,“手术很成功。”医生的一句话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英雄得救了。
犯罪嫌疑人落网
张锡林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了鹿城,震动了社会,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人们纷纷提供破案线索,从8月23日12时到8月26日,上百条线索从方方面面汇总而来。80个小时内,包头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公安民警在各个路口布下天罗地网。8月26日晚,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包头市东河区一家旅馆里被抓获。据了解,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新疆人,他们在包头市主要以扒窃为生。在张锡林住院期间,一位76岁的老大娘得知张锡林的事迹后来到医院,给他送来了一本任长霞的书,一枚毛主席像章和50元钱,她说:“送你书,是因为你和任长霞一样都是人民的好警察;送你毛主席像章,是让毛主席保佑你早日康复;送你50元钱,不多,代表我的一点儿心意。”还有一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市民天天赶到医院坚持为张锡林按摩。他告诉记者:“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张警官早日康复。”
张锡林勇斗歹徒,并不是一时的偶然行为,而是来源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持刀歹徒临危不惧,张锡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93年3月,张锡林骑着摩托车和朋友一同去办事,路过幸福南路电视台路口时,看见路边有两个人正在打架,其中一人拿着一把菜刀追砍另外一人,那人的身上头上已经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路边有很多人围看,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制止,张锡林看见后,迅速把摩托车停靠在路边,紧追几步从后面抱住了持刀行凶的人,并且夺过了菜刀,在制服了持刀行凶的人后把他扭送到了辖区派出所。
群众眼里的好心人
张锡林30年的从警之路,处处留下了他为人民服务的身影。王润润是石拐矿务局的下岗职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来到包头市找工作。由于没有技术,王润润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润润遇到了张锡林,张锡林得知他的境况后表示要帮助他。王润润一开始还不相信,因为毕竟张锡林仅仅是自己曾经的管区民警,而且他从石拐区调到包头市又有四五年了。第二天,张锡林来找他,与他一起分析市场形势。在张锡林的帮助下,王润润开了一家饭馆,如今生意越做越大,生活富裕了,儿子也考上了大学。王润润逢人就讲,没有张锡林,自己现在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在一次巡防途中,张锡林发现幸福路步行街有一个拄着双拐乞讨的人十分可怜,他询问老人后得知,老人原是陕西省福利院的,被人拐骗到包头市行乞,开始还有人管他,可后来这些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听完老人的诉说,张锡林立即为老人买来饭菜,又和包头市福利院联系,直到把老人安全送到包头市福利院。
不讲情面的哥哥
在张锡林家人眼里,他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1984年,张锡林在石拐区大发派出所任所长时,所里管辖着许多煤矿,有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向了煤矿,派出所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没收了许多木材,锁了整整一库房。当时,张锡林的弟弟正准备结婚,需要木头打家具,有人悄悄对他说:“你的哥哥是所长,从他们库房取些木头不就行了,何苦花钱去买呢?”当时,张锡林的弟弟找到他,满以为哥哥会慷慨帮助,没想到他的话一出口就受到张锡林的严厉批评,为此事,兄弟二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爱岗敬业的楷模
包头市青山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张炜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张锡林帮助自己的一幕幕情景。1994年张锡林和张炜在看守所工作期间,张炜的手受伤后因为没有注意引起伤口感染,导致发炎,当时带班的张锡林看到张炜手发炎立即冒着寒风把张炜送到医院。由于发炎很严重,医生要求张炜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张锡林像兄弟一样照顾张炜,陪床送饭,直至出院。在看守所提起张锡林每个人都翘大拇指,看守所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单位,值班看护犯人是主要的工作,张锡林在看守所工作的几年里,这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如果谁有事不能按时值班,总是张锡林主动代替值班,他从来没有怨言。
张锡林所负责的幸福路步行街是青山区最繁华的市场,有大中小型商铺数百家,是人员流动量最大的地区,治安形势最为复杂。在工作中,张锡林把市场作为自己的办公室,每天从早到晚在市场中巡逻,他的敬业精神使得商户们都愿意和他交往,对他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配合。张锡林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消息在商户中传开后,许多人都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张锡林真正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察,你们应该好好宣传宣传。”
青山区公安分局市场治安派出所共有11名民警,大部分是55岁以上的老同志,51岁的张锡林经常把自己称为所里的年轻人,在工作上勇挑重担,成为了所里的骨干。在2003年的一天晚上,张锡林和所里的另外一名年轻同志从21时至第二天凌晨6时马不停蹄共出警12次,第二天早晨脸都熬黄了,领导安排让他休息一下,可他说头天夜里出的警他熟悉情况,硬是坚持和同事共同处理12个案件。
为了调解好一个纠纷,张锡林可以顶着烈日3次下到农村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按照有关办案程序,对较为简单的治安案件如调解不成,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主过错方进行处罚,涉及到民事部分由双方去法院打官司,但是张锡林不这样简单处理。他说:“案子如果这么办了,我省了事,但是这两个人的仇是结下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双方做工作,直至最后能够相互谅解,握手言和。因而,许多简单的治安案件常常耗费了张锡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甘于奉献一切。这就是张锡林,在他的心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以一名好民警的工作态度感动了社会。
口文·摄影/通讯员 张荣波 本报记者 万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