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区劳动力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专业技能岗位却呈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态势。在大学生难找工作的今天,技术工人成了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
技术工人紧缺
近几个月自治区职业介绍中心举办了多场现场招聘会,每次招聘会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应聘文秘、计算机、业务经理等岗位的人很多,应聘钳工、焊工、机电一体化等技工岗位的人却寥寥无几。
据自治区职业介绍中心的王志芳介绍,从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技校和职中的学生找工作根本不成问题,真正难找工作的是缺少职业技能的人,即使他们有较高的学历。她告诉记者,现在车间钳工等技术工人的薪水每月在800~1000元,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薪水也不过如此,有的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为了能够招到真正有技术的工人,有些企业干脆在自治区职业介绍中心长期挂号,希望能够在非招聘会期间也能招上技术工人。内蒙古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杨华对记者说,前段时间,该公司到招聘会现场招聘过钳工、焊工、车工等技术工人,结果不是特别理想。因为急着用人,公司招回一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待了一段时间,由于怕脏怕累,绝大部分大学生中途走了。
据自治区就业服务局就业处处长拉布杰介绍,今年第一季度我区劳动力市场提供空缺岗位约52万个,求职人数约有58万。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达到了56.9%。但是由于拿大学文凭求职的人多,拿技术等级证书求职的人很少,大多数企业招不到急需的人才。
技校毕业生抢手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前门可罗雀的技校现在却是异常火爆。为了最大限度地抢到优秀工人,各用工企业间的人才争夺大战愈演愈烈。
日前,记者来到国家级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在该院招生和就业处记者见到了内蒙古民族印刷厂的巴雅尔图。他告诉记者:“为了能够招到真正有技术的工人,我们厂准备与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联合办学。在招生的时候,只要学生学习的是我们需要的工种,当时就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等这些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我们厂实习。实习期满,符合标准的学生就能够正式在我们厂上班了。”
据该院招生和就业处处长王禹介绍,由于这两年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紧缺,技校毕业生比较抢手。今年上半年,有40多家企业和厂家与他们联系,要求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但工资较高,待遇也不错。王禹说:“前些年,家长们一门心思让孩子上大学,我们的招生情况用惨淡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最差的时候6个专业招了70个学生。就业形势好了,招生情况也随之好转,去年招生打了个翻身仗,一下子招了300多名学生。今年,招生简章还没有印出来,就已经有40多名家长前来咨询。”据该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最热门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印刷技术、电子电工、模具钳工等,这些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厂家“订购一空”了。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断有家长打来电话或是亲自到该校进行咨询。前来咨询的一位姓郑的先生对记者说:“我儿子是呼市五中的学生,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不指望他考大学,我想让他学点儿技术,这是最实惠的。”记者问他:“为什么?”郑先生笑了笑说:“现在大学生也不好找工作,我觉着让孩子学技术差不了,到哪儿也饿不着。”
技术工人为何如此稀缺?
为什么在下岗工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技术工人偏偏稀缺呢?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劳动就业局就业处处长拉布杰。据他分析,目前相当一部分人中还存在着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认为当工人没出息。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而不是上技校。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导致前些年各类考生不上高职和技校。加上近年的普通高校扩招,家长和学生更是要千军万马涌向那座“独木桥”,技校也就因此招不上学生。其次,不少企业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也缺乏应有的重视,有不少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意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招工只看学历,而不问对方有何技能,从而造成了技术工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口文/本报记者 韩伟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