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内蒙古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草原文化节
2009-07-09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和蒙古族服饰将首次作为表演节目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亮相。目前,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论证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   内蒙古台记者红叶报道:这几天,来自全区各地的50名蒙古族长调歌手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开始排练表演节目。这50名歌手都是我区各个蒙古族传统部落分布区原生态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将用原生态唱法演绎蒙古族长调民歌。此次参演的曲目包括有布里亚特的《阿勒德日戛那》、科尔沁的《朱色烈》等21首代表性长调歌曲,是专家学者在我区21个蒙古族传统部落搜集整理起来的经典曲目。   参演的62岁牧民陶格涛专程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来到呼和浩特,演唱草原牧民口口相传下来的锡盟民歌。“很高兴,现在年轻人也开始学长调了。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各个地方的长调互相学习,参与和知道的人就多了。”   此外,经过专家考证、甄别和确认的来自我区21个蒙古族传统部落和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服饰也将在文化节上亮相。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赵增春:“我们想借助草原文化节这个平台,让广大老百姓、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关注,欣赏到我们的传统艺术。”
     相关链接
    ·北方新闻网内蒙古第一:日点击量超百万
    ·4月1日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运列车新运行图亮相
    ·2008·第六届内蒙古年度经济人物揭晓(附名
    ·我区6月要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
    ·拿什么来保卫健康?
    ·内蒙古308名贫困聋儿得到慈善资金资助
    ·乌拉特前旗招引啄木鸟控制1.4万亩林木虫害
    ·内蒙古: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解决5个问题
    ·著名天文学家李天赐回故乡看望恩师于北辰教
    ·今明两天我区大部分地区有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