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内蒙古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遭遇体制之痛
2009-07-09
受人员编制限制,有能力的人才进不了康复训练机构,致使内蒙古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教师奇缺。业内人士称,这是用人机制出了问题。日前,记者在自治区残联采访时了解到,全区有7岁以下听力语言残疾儿童1.6万人,并且每年新增500人左右。但注册的包括语训部在内的康复训练机构只有17家,仅有100多名教师,由于 康复训练教师与听障儿童的比例在1比4到1比6之间比较科学合理,显然,教师数量缺口很大。自治区残联康复部主任滑力群认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是一笔良心账,教师教得好与坏,听障儿童都不会说出来。这就需要一批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的教师从事这份事业。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自治区没有培养听障儿童康复训练师资的大学和机构,这样的机构在国内也很少,而现在从业的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短缺作为突出的矛盾暴露了出来。记者了解到,在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中,列出了在内蒙古高校开设听障康复训练课程的内容,以解决师资短缺难题。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体制不改革,作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机构的事业单位就无法解决用人机制,想用的人才依旧无法引进。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灵活的“聘用制”已经被广泛推行。不会说话,就不能融入健全人群。成功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从无声世界走进有声世界。记者了解到,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黄金年龄在7岁以下,在这个年龄段,国家和自治区会给予资金等方面的重点倾斜。据了解,自治区民政、财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实施的“人工耳蜗计划”,就给重度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自治区残联今年计划首先为30名损伤在100分贝以上,没有残余听力的7岁以下的儿童植入人工耳蜗。据了解,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就需要资金18万元,整个康复训练涉及到钱、技术和训练。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康复训练不能少于1年,由于我区康复教师短缺,自治区残联采取了“花钱买服务”的办法。具体地讲,就是把耳蜗植入与康复训练捆绑在一起。这种做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与人工耳蜗一起引进的,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先进的康复训练经验。相对于全区29.7万名听力语言残疾人,1.6万名7岁以下听障儿童这个数字并不大。可是,解决好这1.6万名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问题,就意味着未来积留下来的数字越来越小。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地出现的民办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机构,被业内人士逐渐看好。扶持民办力量尽快走向正规,也是弥补内蒙古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教师短缺的好办法。(文/张西平)
     相关链接
    ·北方新闻网内蒙古第一:日点击量超百万
    ·4月1日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运列车新运行图亮相
    ·2008·第六届内蒙古年度经济人物揭晓(附名
    ·我区6月要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
    ·拿什么来保卫健康?
    ·内蒙古308名贫困聋儿得到慈善资金资助
    ·乌拉特前旗招引啄木鸟控制1.4万亩林木虫害
    ·内蒙古: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解决5个问题
    ·著名天文学家李天赐回故乡看望恩师于北辰教
    ·今明两天我区大部分地区有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