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刚40出头的苏吉滩乡苏吉湾村村民杨连庆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和当地4个村民大胆搞起来的联合养殖小组竟然成了门源县养牛致富、并带动全村发展的典型。全省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在远离都市的这个村庄召开。省委副书记骆惠宁来了,副生长邓本太来了,7个生态畜牧业发展试点的主要负责人也来了。在自家1000平米高标准暖棚圈舍里,他感叹地说:“集约经营,使我能够能够一心一意搞自己的‘事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的决策,苏吉湾村先行展开试点工作。一年之后,大家欣喜地看到一场打破农户传统家庭经营老观念和格局的畜牧业变革,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孕育而生。经过一年的努力,该村通过细化畜牧业生产分工,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通过试点,预计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5824元,比去年增长1089元,增长23%。这一数字,使得在现场的省委副书记骆惠宁倍感欣慰。他对现场的老百姓说,能否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统一,是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你们在这一方面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苏吉滩草原的牧民,致富主要依靠增加牲畜头数,而牲畜头数激增却导致草原不堪重负、灾害频发。如何既为草原减负,又让牧民致富?在这方面,门源县亮出了自己的高招:对草原的利用由超载过牧向科学利用转移,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移,饲养品种和实现效益由劣质粗放向优质集约转移,经营方式由产加销分割向牧业产业化转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苏吉滩乡长贾文加介绍说,苏吉滩乡是全州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区之一。几年来,该乡积极探索畜产品流通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牛羊育肥、养羊等牧民协会组织,使得牧民在减少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和增加收入的目的,特别是通过举办现场拍卖会、集中统一销售畜产品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得该乡的畜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苏吉湾的农牧民对起集约经营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现场,一个叫沙旦珠的牧民给记者说:“现在养殖按照县里的说法叫集约化经营。最大的好处就是解放了劳力,而且增加了收入,这个路子实话好。”他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一头牛是放,10头牛也是放,大家的牛归到一处放,才能腾出时间搞二、三产业呗。” tujian.org
目前,杨连庆小组股金总额近52万元,每512元为一股,共1000股。组内4个人从事放牧,7个劳力从事养殖,购进西门塔尔等良种奶牛100头,羊705只,年出栏育肥500头只,2个劳力从事土地经营,剩余的6个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合作社成立了劳务输出公司和综合服务队,去年创收70万,人均收入1万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想过去没想过的问题,做过去想过但不敢做的事情,这一场静悄悄的变革破解了农牧民增收难题,希望之光闪烁在这个村庄的上空。(作者:邵秀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