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掌灯时分,喧闹的西宁市城中区逯家寨村渐渐沉寂。吃过晚饭,村民张兰花像往常一样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与正翻阅着书籍的乡邻打过招呼后,从书架上取了一本《致富信息》,静静地看了起来,临走的时候,还是按惯例借本书回家,在书屋不开放的时间可以读一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样的场景在城中区郊区各村的“农家书屋”经常能够看到,看书、借书已经成为农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喜欢新农家书屋的农民把书屋称之为“文化粮仓”,既能“富口袋”,也能“富脑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城中区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5个,装备图书2000余册,价值10万元,惠及村民近万人。在工作中,该区根据实际情况,将书屋和当地的文化大院建在一起,形成文化群落。在配书中,事先充分征求了农民的意见,根据各村不同的特点,“对症配书”,受到群众的欢迎。不少农民由衷地赞叹:城里人到图书馆看书不花钱,现在农民免费看书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tujian.org
今后,该区将逐步在全区32个农村全部建成“农村书屋”。(作者:苏建平 张永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