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大美青海”,如今已成青海融入世界的响亮品牌,成为青海的旅游定位。这一品牌的树立过程,人们对“大美青海”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恰是我省一次次旅游发展大会思想不断深化、认识不断突破、影响力不断加大的进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把梦打开,铿锵前行。今天,当全省第四次旅游发展大会在美丽的海北金银滩草原举行的时候,我们回放前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回眸“大美青海”一路走来的路程,可以肯定地说,每一次旅游发展大会,都放飞着青海旅游的梦想,推动着“大美青海”铿锵前行的脚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青海旅游“跑”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首2005年全省第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当我们在明确“旅游业是一个产业”的认识后,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抓开放、抓就业、抓文化、抓消费、抓结构调整,使发展旅游业在全省速成气候,旅游业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发展。2005年无疑是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拐点。从这一年开始,青海旅游全面提速。在2004年全省旅游接待突破500万人次的基础上,2005年突破600万人次。2006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81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69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05年增长28%和38.7%。从那时到现在,青藏铁路的建设开通,西部大开发的加快推进,使青海的交通便捷性极大提高,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撞动着青海旅游的发展大门;环湖赛、青洽会、郁金香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的活动,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大美青海”美名远扬,青海旅游日渐显山露水。 tujian.org
2007,旅游名省“跨”出新高 tujian.org
我们说,2007年是青海旅游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高点。这一年,青海旅游不仅确定了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高远目标,而且在接待游客人数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旅游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同步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多种机遇、多种活动、多方力量聚合形成的叠加效应,使“大美青海”在这一年彰显出更大的魅力,青海旅游资源优势日益凸现,向经济优势转化速度加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思路决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2007年全省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关于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发展旅游业主导思想的确立,为青海旅游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当年,全省旅游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7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23%和32.8%。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说明随着我省对外宣传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大美青海”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特色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旅游吸引力增强。同时,这个数字也意味着,作为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产业,在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青海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大美青海“撩”起面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全省第三次旅游发展大会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升旅游业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要进一步改善服务,不断营造旅游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会指出,要在打造高原旅游目的地上有新进展,在加快培育旅游品牌上有新进展,在塑造“大美青海”形象上有新进展,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上有新进展,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有新进展,在营造和谐旅游环境上有新进展,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上有新进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思想引航。这一年,“大美青海”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从香港到澳门,从广州到北京,从上海到江苏,从甘肃到宁夏,从国内到国外,从周边到沿海,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尽情地张扬着自己的魅力。3月,“大美青海——香港行”在香江岸边吹起了强劲的高原风,青海旅游加大了借港远行世界的发展力度。4月,“北京——青海旅游宣传周”活动在京举行,借助北京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活动有力宣传推介了青海丰富的旅游资源。之后,“大美青海”相继出击国内多个省份,加大了促销力度和密度,“大美青海”原生态、多样性的大气之美、磅礴之美、壮观之美震撼人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还是在这一年,港青两地实现了直航,符合当前旅游消费趋势的“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开辟了新的航线。同时,按照“高起点规划”的要求,全省共完成了16个重点旅游规划,初步构建起全省旅游规划体系。共安排206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了旅游星级厕所和景区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我省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有明显改善,20家景区步入A级旅游景区行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金银滩将记载青海旅游发展的新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万山之祖,众水之源。神奇秘境,大美青海。2009年早春,从大型音画歌舞史诗《秘境青海》在京城盛大公演,到青海旅游风光片全线登陆央视;从“大美青海”驶进北京地铁亮相灯箱广告橱窗,到《雪白的鸽子——青海花儿音乐诗剧》唱响京城……2009年春天,在北京,挂起了一股强劲的“大美青海”旋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尤其是《秘境青海》和《雪白的鸽子》的成功演出,用歌声、用舞姿展现了“大美青海”的风采。音乐没有国界,没有时空的界限,“大美青海”插上了歌声的翅膀,和世界对话,和世界互动。青海旅游发展当中,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厚重底蕴和巨大支撑力凸显,我省确立了旅游发展与文化资源同步开发的原则,提出把我省特殊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民间歌舞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tujian.org
发展文化旅游,2009年伊始,“大美青海”借助音乐的力量显现了自己的分量。 tujian.org
路在延伸,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全省第四次旅游发展大会,“大美青海”的分量定会从新的指导思想、新的行动中汲取新的力量,美丽的金银滩将记载并开启青海旅游发展一段新的历程。(作者:张利锋) tujian.org 标识成功就业促销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