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青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罕见古生物化石现身共和
2009-07-09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科考人员在共和县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这让地处唐蕃古道的共和盆地平添了几分神秘。这些古生物化石分布在何处,对于科研工作有什么意义?6月19日,本报特派记者沿着考察队的足迹赶赴现场,走进恰卜恰河谷采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量化石惊现恰卜恰河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置身于海拔近三千米的恰卜恰河谷,放眼望去,除河谷地段有零星的村落外,两岸全是连绵起伏的灰色大山,如果不是古生物化石的频频出现,没人相信这个寒冷而干燥的地区曾是动物的乐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19日,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周庆措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神秘的恰卜恰河谷。当汽车驶到距共和县城数公里处时,周庆措指着河谷两岸的大山说:“河那边的山是南山,这边的山是北山,我们就是在这里发现大量化石的。这些山,远看不是太高,真正爬起来可费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周庆措介绍,十几天前,省博物馆为丰富博物馆馆陈,几位专家专程赶到共和县开展野外科考活动。作为海南州民族博物馆的负责人,她和其他人员参与了整个考察活动。周庆措说:“我们这次的考察范围主要为恰卜恰河谷两岸。由于此前这个地方没有发现大量化石,原以为不会有什么重大发现,没想到考察工作开展没几天,我们就相继在河谷两岸的下塔买村和达去乎村的后山等地发现了大量三门马、中华鼢鼠、羚羊及鹿科、牛科等古生物化石,这让我们兴奋不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在考察队为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而兴奋时,从共和县文化馆又传来喜讯,恰卜恰镇麻尼毛台村一村民家中藏有部分古生物化石,而发现化石的位置就在这个村落的后山根下,考察人员闻讯立即赶往麻尼毛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村民珍藏剑齿象化石11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考察人员来到麻尼毛台村,从一位叫郭海祥的老人手中接过一个布袋,迫不及待地打开布袋时惊喜地发现,布袋内装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齿状化石。经专家鉴定,这些化石是剑齿象的牙齿和颚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具有珍贵科研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为何出现在一个普通村民家里?谈起化石,68岁的郭海祥老人把记者“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郭海祥组织村民修建敬老院的过程中,在平地基时从土里挖出好多块颚骨状的“石头”,看到“石头”晶莹、发亮,不同于一般的石头,一些现场施工的村民争相观看。郭海祥得知情况赶到现场,而部分“石头”已被人拿走,他急忙把剩下的“石头”拾到一起保存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些石头伴我度过了整整11年,有几次差点被家人扔掉。”郭海祥说。在村民挖出奇怪的“石头”之后,因为不知道“石头”有没有价值,郭海祥就把情况反映到上级部门,希望有关部门能对“石头”作鉴定,但始终没有得到答复。去年,郭海祥外出归来时,在家门口的垃圾堆上突然发现一个布袋,他打开后发现袋内装的是自己保存了十年的“石头”,他立即将布袋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后来,他才得知原来家人在清扫房屋时,看到这个布袋又脏又旧,当作废物给扔掉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些“石头”究竟是何物,到底有没有科研价值?11年来,这件事一直困扰着郭海祥。几天前,郭海祥碰巧遇到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工作人员倒出了心中的苦恼,这才使藏身民宅11年的剑齿象化石重见天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远古的共和盆地曾是动物的天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远古的青藏高原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早已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如果把大地当作一本“书”,把化石看作“书”中的“文字”去读,那么青藏高原的变迁及远古生命的演化历程就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共和盆地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出现,就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远古的共和盆地曾是动物的天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庆措表示,古生物化石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自然遗产,为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明和科学依据。共和盆地地质构造特殊,古动物化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上个世纪至今,考古人员已在共和盆地发现了大量伐里萨尾丽牛、披毛犀、羚羊、三门马及真象等古生物化石。其中在达连海沙漠发现的真象化石比较完整,目前陈放在州博物馆。另外,在共和盆地发现的三门马化石不仅数量多,而且还填补了西北地区从未发现三门马化石的空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们把这个远古“文字”翻译出来后惊奇地发现,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化石,记载着青藏高原及共和盆地的沧桑巨变。从这些化石上可以推测,千万年前的青藏高原海拔低,气候温热湿润,水域辽阔,是一个没有人类的动物世界。在这个动物王国里,有体形巨大的乳齿象、真象等各种象类,有身披长毛、体似牦牛的双角犀、丽牛等,它们都悠闲地在水边觅食、奔跑、嬉戏……但随着气候不断变化,环境日益恶劣,这些动物逐渐死亡,被埋于沙子或泥土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本松软的泥土和沙子变成了岩石,沙土中的动物遗骸在与岩石或矿物质发生置换后形成了化石。后经过风吹雨打和日晒,一些古生物化石便暴露在人们眼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诸多谜团尚待人类解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证明,共和盆地的化石已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宝贵科研资料和信息源,是见证共和盆地远古历史、地理、气候环境等变迁的有力实证,它为人类了解青藏高原变迁及远古生命的演化打开了一扇精彩之门。但受各方面的影响,许多有关远古时代的谜团我们至今还未解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们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和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只是初步揭开了青藏高原由海洋变为陆地、最终成为地球最年轻高原的变迁面纱,至于共和盆地远古历史、地理、气候环境等历史细节,都是未解之谜。经专家鉴定,最近在恰卜恰河谷发现的各种化石距今有二三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历史,当时的气候环境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寒冷干燥,那么,当时的共和盆地究竟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又是为何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的呢?这些谜团尚待人类逐步去解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共和盆地这本“书”真是太奇妙了,它所带给人们的激情不亚于人类对太空的畅想。然而,由于年代太久远了,“书”中的部分“文字”已经很模糊,要想详细了解共和盆地的历史,就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化石去填补“书”中的空白。(作者:龙腾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青海民族大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青海开展“集中打击偷采盗采煤炭资源”专项
    ·德令哈全力部署绿化国土 今春植树14.2万株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互助五项措施力推扶
    ·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
    ·力促就业 西宁市工会职工技能培训基地达10
    ·青藏兵站部“三站”部队官兵看上数字电视
    ·青海省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出具体要求
    ·农民对“家电下乡”的喜、忧、盼
    ·喜看农民工自费上技能提高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