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实践科学发展观采访纪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编者按
近年来,青海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地处青藏高原优势,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走科学发展之路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全面展示青海省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本报近期派出采访组赴青海进行了深入采访,从今天起,推出“科学发展看青海”系列报道共6篇,敬请读者关注。
tujian.org
盛夏时节,经济日报采访组一行来到青海,乘汽车、坐火车,驰骋戈壁牧场,翻越高原峡谷,行程万里。在采访中越草场、登山冈,入毡房、进车间,耳闻目睹,感受到了青海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省554万各族人民正奋力开拓,努力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请看这样一组数字:近5年来,青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390.2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61.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7346元增长到17389元;城乡人均收入分别由6731.81元、1817.3元增长到11648.3元和3061.4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青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仍增长8%以上,取得了好于预期、来之不易的新成绩。“我们已经站在了加速起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向科学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说,“闯出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是我们立足省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必由之路。坚持这条道路,就是要通过创造性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使经济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加快新青海建设进程,加快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让青海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生态立省:确立发展新思路
60多年前,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在青海金银滩草原写下了著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交通不发达、信息匮乏的年代,青海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丝神秘的色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人们对于青海的认识越来越清晰。青海是一个生态大省,这里孕育着大江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因发源于此而世界闻名,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也发源于青海,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的生态不仅仅关系到青海,更关系到全国乃至世界。青海的发展决不能简单追求速度和效益,更要立足长远、科学发展,这已成为青海干部群众的共识。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水源地,当地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在青海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生态立省”战略正式提出,这标志着青海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对作者说,“生态立省战略核心在于‘立’字。这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也不单纯是种树种草,这个‘立’字是发展观念、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出发点就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落脚点就是通过发展进一步保护好生态。我想,这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战略一经确立,关键在于实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的“生态立省”分3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保护生态环境。根据生态实际,着力打造三江源生态圈、青海湖生态圈、祁连山南麓生态圈、柴达木生态圈和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圈;第二个层面,发展生态经济。第一产业以发展绿色农牧业、特色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绿色工业,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第三产业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主;第三个层面,培育生态文化。动员全省人民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吴海昆拿出几本青海中长期重大规划告诉作者,“这都是我们近几年完成的,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要在思路上有所调整,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翻开《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作者看到三江源地区定位为“禁止开发区”,环青海湖地区为“限制开发区”,西宁和海东地区为“重点发展区”,柴达木地区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tujian.org
从2005年起,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不再考核三江源地区玉树、果洛、黄南三州的GDP,重点考核民生、生态、稳定,让当地干部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保护环境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提出,保护并不是不发展,要根据地区特点,发挥特色,寻求科学发展之路。比如在三江源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把这些作为当地的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老百姓从中受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人欣喜的是,国家于2005年起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现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三江源区域出现增水、增草、增收的喜人局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刚从三江源赶回西宁,他拿出两张照片说,“你们看,这就是两年来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显著效果!” tujian.org
摆在作者面前的,是两张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前后对比的照片。治理前,照片上的黑土滩黑土裸露,到处是鼠洞;而治理后的黑土滩,已经被深及膝盖的“扁茎早熟禾”等草种所覆盖,绿莹莹的,充满希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我国将投资约75亿元用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涉及包括退牧还草、重点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等22个子项目,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广大干部群众为保护水源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地牧民宁可捡牦牛粪做燃料,也不去挖掘薄薄草皮下面的优质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4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甲乙村藏族牧民关群才让家有700多亩草场,养了140多只羊、20多头牦牛。他告诉作者,过去为了多挣钱,大家就随便放牧,牛羊多了,草场也被破坏了。从2006年起,关群才让和村民们一起主动减少牛羊数量,草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当地畜牧部门的测算,环青海湖地区平均7亩草场适合养1只羊,平均28亩草场适合养1头牛。以甲乙村为例,这个村有337户,草场19万亩。过去无限制放养,牧民共养了近7万只羊、牦牛1万多头。搞草畜平衡、科学养殖后,现在全村共养羊4.6万只,牦牛7000多头。村委会主任娘杏加告诉作者,现在的牛羊数还有些超量,下一步还要努力降到羊3.5万只、牛5000多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护生态同样可以加速经济发展,在青海,这样的理念不断被实践所验证。“通过‘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大家在理念上得到了提升,保护生态并没有绑住手脚不发展,而是要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大家认为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建设生产力。”青海省环保厅副厅长郭臻先深有感触地说。他拿出一组数字:去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7%的情况下,青海省污染减排出现“拐点”,COD排放总量首次实现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回落,青海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突破
如何利用好当地特色资源成为青海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关键。“生态立省”战略实施后,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海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谢康民对此有着深切感受。这位从事盐化工业20多年的专家告诉作者,长期以来他们只是简单地挖掘着察尔汗盐湖里的盐,如今通过对当地各种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了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冶炼等多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对资源开发达到了效益最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盐湖集团所赖以生存的察尔汗盐湖,位于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这里拥有丰厚的资源,其中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的储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当省委、省政府提出从“资源开发战略”向“资源转移战略”这一重大转变时,盐湖集团愈发感到了开发与利用并举的重要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是,他们开动脑筋,从氯化钾固体与液体的转化入手,逐步实现了采掘与补充平衡,消耗向零增长迈进。“这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谢康民自豪地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成功实现生产100万吨氯化钾的基础上,他们又接连上马了氯化钾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的一期、二期、三期工程。谢康民兴奋地告诉作者,这些项目投产后,生产出聚丙烯、聚氯乙烯、金属镁、煤焦油、纯碱、氯化钙等多种产品,其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盐湖集团的发展之路,无疑代表了青海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为一个资源大省,青海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抓住节约资源这个关键,也就抓住了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经济质量,做大经济总量,惟一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10月,柴达木地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2007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验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个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成立,极大地鼓舞着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在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上迈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循环经济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3年多的实践,“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献新告诉作者,他们目前已经实现3个层次的循环:资源间的循环利用、产业间的循环组合、企业内的循环生产,这样的水平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不断推进。青海省政府与中科院共同成立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提钾、锂、镁、硼,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废矿利用等方面取得57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开始形成。工业产业链逐步延伸,资源开发利用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形成了能源工业、盐化工业、冶金采选业、煤化工业、建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6大工业体系。如今,两个园区已经成为推动青海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增长极。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从2005年至2008年,分别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170亿元、202亿元、273亿元,工业增加值连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总量占到全省的近一半。 tujian.org
循环经济的有效推进,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生态旅游:打造“大美青海”新品牌
“大美青海”品牌的确立,是“生态立省”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又一个亮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青海省政府组织到香港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为了起到最佳的招商效果,他们经过反复推敲,将此活动命名为“大美青海——香港行”。果然,“大美青海”的招牌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签订经贸项目16项,涉及金额54.37亿元。“大美青海”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美青海”既是利用生态资源,也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浩对作者说,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为此,近年来青海省一方面着力减少人文景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各方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生态旅游,打造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旅游圈、青藏铁路旅游经济带等景区,同时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青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里属于寒旱环境,山大沟深。过去,大家没有把这种资源当优势,重新审视青海的资源,人们发现,这里的资源正符合现代人追求原生态旅游的潮流。2007年,青海省提出“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打造高原旅游名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展生态旅游,青海广大干部群众恪守着一个理念,不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以保护为前提,追求质量。在景点建设上,不人为造景,而是用自然的景观来吸引游客;既要打造旅游景观,又不能人为地破坏,如果条件不具备,宁可晚点上服务设施,也要把自然景观保护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细微之处见精神。登上西宁市湟源县的日月山,作者发现一个细节。景点阶梯两旁的土坡,被一块块一尺见方的草块覆盖。据介绍,在日月山景点兴建过程中,他们先将部分草皮移植他处,待建设完工后,再将草皮移植回来。目前,这一经验已在青海省推广。同时,他们还在游客较多的景点,铺设栈桥、栈道,避免人为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和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青海省对生态旅游的投入不断加大,旅游配套服务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青海省完成对生态旅游直接投资1亿多元,拉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促成了生态与旅游比翼齐飞的喜人局面。 tujian.org
旅游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彰显。2000年,青海省旅游人次仅为150万,旅游收入1亿元,而到2008年,前往青海省旅游的已达905万人次,旅游收入也快速增长,达到48亿元。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藏毯、唐卡、花帽等民族工艺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昆仑玉、黄河石等系列产品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很多人因此走上富裕之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新青海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青海省近年来一方面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让农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他们则把有限的财力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良好氛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青海省交通厅副厅长周勇智深有感触地说,5年前不少农牧民出门,要穿一双雨鞋带一双皮鞋,先穿雨鞋,等走上硬化路后再换上皮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这样的“出行难”已大大缓解——截至去年底,全省州县通公路率达100%,乡镇通公路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公路率62%。青海修路惠民的力度不断加大,从2006年到2008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6642公里,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两横三纵三条路”主骨架公路网已成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织就一张医疗网络,也让青海农牧民由衷地感到满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小岛村,61岁的村民郝万宝来到离家不到5分钟路程的村卫生室,掏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证》,要买点治关节炎的药。村医赵世麟找出郝万宝的家庭健康档案,记录下他的病情,并很快给他拿了药。“这是老毛病了,隔段时间就要来买药。过去每次买药要花50多元,参加新农合后,只需花20多元,在这里看病拿药,方便极了。”郝万宝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彻底改变青海农村牧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06年底,青海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村卫生室建设工程。到去年全省建成了3247个标准化卫生室,小岛村卫生室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此外,为了满足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让患病的牧民群众得到及时救治,省里还为156个村配发了流动卫生服务车,常年在牧区流动为牧民看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用“小财政”解决“大民生”、多为百姓办实事,青海省委、省政府一直这样努力着。在青海省财政厅,作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去年青海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达到268.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57.1亿元,增长141%,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由65.6%上升到7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陈锋告诉作者,“青海财力总量虽小,但把有限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的力度并不小!”几年来,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作者所见到的各级党委、政府的办公楼大多还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极为简陋。令人欣喜的是,在民生改善方面,青海却做到了“全国率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率先实现城市低保全覆盖,比全国提前5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率先将全省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部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比全国提前4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率先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比全国提前3年; tujian.org
2007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比全国提前3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率先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推出《廉租房管理办法》,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实施全面住房救助,比全国提前了一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面对缺氧、低温、低气压的考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青海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奋力开拓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青海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为此而拼搏。 tujian.org
编 后
近年来,青海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区位优势,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走科学发展之路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全面展示青海经济社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把青海的新发展、新形象、新思路展现给全国人民,受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作者协会的邀请,在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总编辑庹震的重视支持下,组成了由副总编丁士同志带队的“《经济日报》科学发展看青海”专题采访小组。自6月28日到7月10日,采访组的6名作者克服高原反应的种种不适,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行程上万公里,深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农村牧区、厂矿企业,与农牧民、厂矿工人促膝交谈,采访组用他们对青海发展成果的亲身感受,采写了“科学发展看青海”的系列报道共6篇,这组报道的刊发,充分反映了《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对青海改革发展事业满怀激情的关注。中央媒体大力度关注青海、宣传青海、展示青海新形象,也将极大地激励和鼓舞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更加奋发进取,进一步推动青海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报从今日起特别转载《经济日报》刊发的“科学发展看青海”系列报道。(作者:王智 马玉宏 王晋 殷楠 胡文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标志丙烯寻求中长期藏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