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太漂亮啦,谢谢山东的叔叔们。”今天上午,在刚刚落成的北川香泉乡黄江学校,已经离开学校40天的光明村14岁初一女孩杨小会重新回到了教室,翻着熟悉的课本,她高兴得不得了。和她一样高兴的还有北川香泉乡和通口镇的1300多名孩子,他们终于回到了盼望已久的学校。黄江中学是山东省援建北川的第一所农村寄宿学校,也是北川第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震发生后,香泉乡原有的香泉小学和黄江中学全部成为危房,幸运的是孩子们无一伤亡。相临的通口镇也是这样,仅有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不得不停课。由于这两个乡镇灾情相对较轻,当地政府对受灾群众采取了就地安置,两个乡镇1300多名孩子们也就没有暂时转到外地开课,而是和父母待在帐篷里。 tujian.org
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后,由淄博市负责香泉乡的板房建设。援建队伍到达后发现,大量孩子每天不是待在帐篷里,就是无所事事地四处游荡。这让正在忙于抗震救灾的家长担心不已,担心孩子的安全,更担心孩子的学业。山东省援建队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北川有关方面沟通后,淄博前线援建指挥部决定在加紧完成安置板房建设任务的同时,增派援建突击队优先建设新的板房学校。由于通口镇很难再找到建校地点,北川决定对香泉乡和通口镇的四所中小学校进行整合重建,组建一个新的9年一贯制学校,以适应当地农村学生居住分散、距离学校较远的特点,新校址定在香泉乡原黄江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11日,220名援建突击队员开始了建设新学校的大会战。为了使孩子们早一天坐进教室里,施工队员不顾连日阴雨、蚊虫叮咬,10天之内每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援建队员的干劲感染了灾区的群众,家长、老师自发地加入到会战中。搬砖,运沙,抬材料,卸物资,工地上每天都有二三百名当地群众参加施工。 tujian.org
人心齐,山可移。短短10天时间里,一个拥有23间教室、135间师生宿舍,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的黄江学校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配备的还有崭新的桌椅、学生们第一次见到电脑等共计80万元的教学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今天的新学校开课仪式上,学生和家长共来了3000多人,10点的仪式,很多人7点多就赶到了。看着一溜白蓝相间的新教室,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很多家长禁不住流下了眼泪。香泉乡黄江二村的王德全告诉记者:“听到娃娃的读书声,心里就塌实多啦。今后这日子也就有盼头了。”(记者 贾瑞君)(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