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东网5月14日电 (通讯员 尹文盛 刘岚)国家黄委水调局今年年初确立了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的目标,要求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更加关注生态用水。为此,黄委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了黄河重要河段生态需水量及其过程的研究,对黄河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生态水量调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给黄河三角洲带来勃勃生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河口生态需水包括河口湿地需水、河口鱼类洄游需水和海域生态需水等几方面,是黄河生态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和探索生态水量调度,黄委在今年的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围绕河口地区生态水量调度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开展了利津断面生态流量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利津断面不同时段生态流量指标的初步意见,并于2008年3月7~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组织召开了“黄河河口地区生态需水研讨会”,邀请来自湿地、海洋、渔业、环保、水利等行业的专家,研讨黄河口地区生态需水量及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黄委各级水量调度部门加强降雨、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的利用,提高配水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为生态调度创造条件。在今年的水量调度工作中,河南、山东两河务局主动与气象部门合作,按照黄委要求,建立了稳定的墒情信息获取渠道,并根据墒情信息编制和申报用水计划;黄委水调局积极探索墒情信息的利用,分析降雨和墒情对农作物需水的影响,提高了灌溉配水的预见性,为优化河口生态补水过程创造条件。 tujian.org
第三,针对今年3月12~13日,4月20~21日及5月初黄河下游的三次降雨过程,水量调度部门在方案制订中充分分析运用天气预报成果,结合电网运行计划,并考虑河口生态需水,及时调整了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4至6月份是鱼类繁殖的关键时期,需要较大的淡水流量和适宜的变幅,黄委水调部门在4月和5月初的实时调度过程中,有意塑造了河口地区一定的流量变化过程。据统计,今年4月1日至5月4日,利津断面日平均流量316立方米每秒,其中大于400立方米每秒为13天,最小流量153立方米每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在预估河口地区将持续出现3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过程时,黄委水调局连续两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利津以下引水管理的通知,山东黄河河务局加强了与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沟通,积极抢引黄河水,黄委水文部门加强了河口自然保护区引水口门前大河水位和流量动态观测,为今后生态调度积累了经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温暖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1992年设立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15.3万公顷。该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其湿地类型有五大类,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范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河口地区水沙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河口地区长期断流,三角洲湿地不断退化。2002年以来,通过人工引蓄黄河水,已恢复淡水湿地1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河口近岸海域的低盐度区域是幼鱼和无脊椎动物的育苗场,还是洄游鱼类重要的产卵场,盐度升高,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和产卵场环境。4~6月份是鱼虾产卵、孵化的高峰季节,期间的淡水补给对鱼虾的产卵、孵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河流生态用水的研究及配置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黄委水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生态用水的研究和配置力度,并将其作为黄河四项功能性需水研究与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