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海油将在山东威海建设全球最大海上风电
2009-06-22

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28日电(记者董学清)石油巨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把风力发电场从陆地建到波涛起伏的大海上,在山东省威海市海域建设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的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项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威海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将于今年10月开始一期建设,计划10年内完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月初,由中海油建设的亚洲第一座、高达140米的高科技海上测风塔在威海北部海域落成,这标志着海上风电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据介绍,测风塔是风电场建设的先导工程,主要功能是检测、收集不同季节风能气象资料,为风电场的装机编组、海底电缆铺设及岸基变电站设计建设和电力并网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传统石油巨头,中海油早已把目光瞄准了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海油总裁傅玉成说,中海油旨在发展成为一家能源而非石油公司,对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技术都有兴趣,而开发海上风能发电项目是介入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在2006年6月,中海油就与威海市政府、中海油下属全资子公司海油(北京)能源投资公司和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决定以威海高技区为基地,在威海市沿海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中海油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其中,海上100万千瓦,陆地1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建设周期约为10年。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25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二氧化硫2.2万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初步估算,中国陆上10米高度可开发的风能装机容量约2.5亿千瓦,主要位于中国北方,但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风电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而在海上风电方面,东部沿海的海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不仅资源潜力巨大且开发利用市场条件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指出,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由于中国沿海经常受到台风影响,建设条件较国外更为复杂。所以,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一般是陆上风电的2倍至3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成本因素,一些技术难题也制约着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顾卫东说,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只有90万千瓦,还没有一台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专用兆瓦级风力机,使用的风力机均为陆上风力机改造而成,而复杂的海上自然条件使风力机故障率居高不下。此外,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形成的巨大电能出路,也是绕不过去的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国具备了较强的能源生产供应基础,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远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去年底发表的《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表明,中国能源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尚处于开发利用初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很大。今后,中国将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互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相关链接
    · 国家帆船队女子队员在山东日照开始下水训
    · [快讯]济南军区已投送4万官兵紧急驰援地
    · 山东莱芜:预存保证金保障农民工权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东已汇集捐款1.5亿元
    · 山东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救援纪实]山东警犬搜救队3天只睡了3小时
    · 山东麦收跨区作业开始 技术服务车免费通
    · 自发报名参加救援 山大六名学生赴汶川救
    · 济南军区救援队救治106人 104岁老人获救
    · 山东医疗救援队奔向重灾区 连夜转战至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