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东网3月22日电 十年前,负债1300万元的烟台市昆嵛山林场举步维艰,如今,这个林场已拥有总资产6400万元。不仅如此,7.2万亩森林已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每年可创造生态服务价值5.1亿元。在3月11日召开的烟台市三年大造林工程动员大会上,生态和经济这两笔“丰收账”坚定了他们大造林的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大众日报》报道,烟台市认识到生态是一种储蓄,绝不能透支,他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绿色烟台”的目标,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积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他们以制度化的推进方式强化各级各部门对造林重要性的认识,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署“造林工程责任状”,把造林任务落实到各级干部肩上,并将绿化造林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对于成方连片造林规模超过1万亩的树立“造林绿化功德碑”,完不成任务的则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tujian.org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决心,到2007年烟台全市林地面积已达740万亩,比“十五”末增加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比“十五”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沿海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通道建设也走在全省前列。 tujian.org
不仅算足了生态账,烟台还在经济账上做文章,他们在造林创收上走出了新路:建立起灵活有效的机制是他们的重要武器,通过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坚持谁栽树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依法保护植树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明晰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的方式,加强林权制度改革。像昆嵛山林场一样,下岗工人孙淑云开创的莱州市三龙泉林场就是在这种激励下发展起来的,她从800亩海滩荒地干起,创下了占地4500亩、净资产2000多万元的“家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尝到了植树造林的甜头之后,烟台市有了新的目标:今后三年将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到2010年实现林地总面积8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