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建多国语言呼叫中心 将确保奥帆赛期间外籍人士在青语言交流无“障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8月,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青岛,万众瞩目的奥帆赛将在浮山湾畔鼓起风帆。届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记者、游客等都将纷至沓来涌进青岛。语言交流可能是这些外籍人士比较担心的问题。记者近日了解到,一个旨在解决来青外籍人士语言交流问题的奥运多国语言呼叫中心正在筹建之中。该中心建成后,外籍人士如果遇到生活、旅游或紧急医疗等问题时,只要拨打一个呼叫号码就能得到翻译帮助,享受到“无障碍”式的语言服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籍人士纷至沓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语言交流成顾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国语言呼叫中心应时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伴随着奥帆赛日渐临近和城市知名度的日渐提升,来青岛旅游、创业的外国人士越来越多。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沟通方式,语言成为这些外籍人士心中的一个顾虑。能否有一个畅通的语言交流环境决定着他们在青的衣食住行游能否舒心,而且语言环境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籍友人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印象和综合评价。在近日本报组织的“2008,青岛向世界展示,什么”专题讨论中,曾在澳洲留学多年的市民王振焕曾提出奥帆赛期间可向国外友人发放免费语言服务电话卡片和设立翻译求助电话的方法,来解决国外友人的语言交流这一需求。他认为,这一举措会使外国友人对青岛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提高青岛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公众形象。 tujian.org
外籍来青人士的语言交流问题也引起了我市一些民间志愿团队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一些民间志愿团队正在策划并发起成立一个多国语言呼叫中心。牵头主办该呼叫中心的OTG志愿团队负责人孙妍莉告诉记者,简单得说,多国语言呼叫中心就是利用网络电子地图,解决路线问题;利用网络信息,解决资讯问题;利用双语服务,解决翻译问题;利用各相关部门职能,解决医疗、电信服务等特定问题。另外还将设立专线为媒体提供翻译和志愿者提供翻译的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已有60名志愿者加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市信息已采集50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呼叫中心筹建“顺风顺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今年1月开始,孙妍莉就开始为筹办这一呼叫中心积极奔走。在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下,众多市民尤其是驻青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目前,已有60多名英语服务志愿者“加盟”呼叫中心。这些志愿者几乎个个“身怀绝技”,既有高校退休教师和英语爱好者,也包括许多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热心市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还在国外的市民高艳丽,有过10多年的希腊生活工作经历,能够熟练用希腊语、英语交流,曾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担任过领队。她从网络上得知这一消息后,委托丈夫第一时间给她报了名。她表示,“作为一名青岛市民,能亲身为奥帆赛服务是我的一种幸运”。今年62岁的市民王德君,能熟练掌握印尼语、英语、马来语等语种。他在报名电话中非常恳切地表示,希望自己的语言专长能给外国友人带来些许便利,为奥帆赛成功举办出一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个周日,呼叫中心筹建团队专门将40多名报名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召集在青岛大学,举行了一次动员大会。志愿者们就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展开了讨论,孙妍莉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 tujian.org
与此同时,呼叫中心的城市信息收集工作也进展顺利。这几天,孙妍莉正和志愿者们在一条一条地往电脑系统里储存信息,“像交通、景点、餐饮、医院、失物招领等,都在我们信息收集的范围之内。目前,这类的信息已经收集了500多条,等到中心建成时,各类城市信息估计得达到上1万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呼叫号码有望5月公布 [P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帆赛期间24小时服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呼唤更多小语种翻译加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60多名志愿者中绝大多数英语水平较高,但多国语翻译、小语种翻译紧缺。孙妍莉希望更多有小语种特长的市民加入到呼叫中心团队来。会说多国语言、能熟练运用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匈牙利语等小语种的市民可拨打电话85899330报名,或发送邮件至sunnyyanli@Gmail.com,报名日期截止到4月10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呼叫中心服务质量,筹建团队还计划对志愿者就不同国家风俗人情、口语环境等进行翻译培训。整个培训工作将在5月份结束,届时将从接受培训的志愿者中选出30名进行外语服务,其余转入汉语服务。在3月至6月间,团队还计划与新西兰的旅游部门进行一次网上对话,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话能力。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就呼叫号码等问题与有关部门协商。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呼叫中心号码将于五月确定并对外公布,之后将进行呼叫中心的网络建设,7月份进入呼叫中心测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帆赛期间,多国语言呼叫中心将正式启用,这一中心将成为外国朋友的“同声翻译”。届时,说不同语言的各国游客,只需拨打一个特定号码,熟练掌握各国语言的接线员就会提供语言翻译和包含交通咨询、天气预报、赛事服务等各种综合信息的24小时服务。孙妍莉还表示,“其实不光是外国人可以打这个电话,如果市民或者是奥帆赛志愿者遇到和外国人沟通的麻烦,也可随时打电话,我们就是青岛市民的免费翻译”。 tujian.org
让外国友人在青感受家的温暖 ——孙妍莉谈呼叫中心创办初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妍莉是我市一家私立学校的教师。因为工作关系,她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每天,她几乎都能接到这些外国朋友的“求救”电话,有的打车去宾馆,司机听不懂目的地;有的去买药,药店工作人员不知道是哪种药……而真正触动她,让她开始下决心做这个呼叫中心的则是两件小事。 tujian.org
一次,孙妍莉和一名澳大利亚朋友一起打车,司机师傅服务特别好,但就是英语不大行。孙妍莉就问他,奥帆赛期间如果有外国人打车他准备怎么办?司机回答说,他要买一个电视上那种戴在耳朵上能翻译话儿的“耳机”。孙妍莉乐了,“那是同声传译设备,得有人专门给你翻译,1小时就得上千块钱”。“那为了不给中国人丢脸,我就只好尽量不拉他们了。”出租车司机很无奈地说。还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在给电话充值时,充值卡充了五六遍也没充上钱。最后只能大老远跑来找到孙妍莉,请她帮忙充值。这两件事情给孙妍莉带来的触动很大。“如果遇到语言交流困难时,能有一部语言服务电话给他们提供援助就好了。”创办一个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念头就这样在孙妍莉脑海扎了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筹建这一呼叫中心,孙妍莉和几个朋友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而且还经常自掏腰包解决场地、电脑等问题。尽管如此,孙妍莉依旧很开心。她说,“我时常出国旅游,深深体会到在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里遇到的各种困境。地球其实就是个大家庭,大家应该互亲互爱。我希望这一呼叫中心能让外国朋友在青岛感受到一种在家的温暖。” tujian.org
北京奥运会:语言沟通无障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奥运会期间,预计将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观看、观摩奥运会,为了给这些客人创造宾至如归的感觉,北京奥运会将通过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等方式,确保各国友人语言交流无障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