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8鲁商大会将于6月6日在中国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2009-06-22

tujian.org

2008鲁商大会启动仪式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东省贸促会副会长祖庆林、山东省经济学会会长聂炳华为大会揭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山东网讯(记者郑志侠 刘瑄)齐鲁大地,企商共济。传承吾祖,振兴未来。以“创新、融合、发展、振兴”为主题,以“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宗旨的鲁商大会将于2008年6月6日在中国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为期3天,由山东省贸促会、山东省经济管理协会、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届时将邀请: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用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解思忠、国家发改委委员宏观经济研究员副院长刘福员、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艾丰、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马云、德邦证券并购融资执行董事Michael Cao、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郎咸平、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丕恕、山东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机构负责人、文化名人等人士。

tujian.org

大会将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从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角度来树立鲁商概念、解吸鲁商文化、弘扬鲁商精神、打造鲁商品牌、促进鲁商发展、振兴鲁商商帮。组委会将以综合、多方、灵活、细分、专业等为特点打造此次规模大、专业化强的盛会。大会涵盖了四大版块48个行业,探讨研究山东经济的发展趋势,既体现了大会的综合性,又具备了论坛、展览、文化、盛典等细分版块的专业化,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参会人士的需求。

tujian.org

大会主要包括四部分:鲁商论坛、鲁交会、鲁商文化节、鲁商盛典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部分:鲁商论坛,主要包括:鲁商发展论坛、山东投融资论坛、山东女企业家论坛、山东青年创业论坛、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五部分,通过权威报告、专题演讲、互动对话、圆桌沙龙、交流酒会、项目发布推介等活动共同探讨山东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热门话题。 tujian.org

第二部分:鲁交会,主要划分:鲁商名牌展区、招商引资项目展区、商务概念展区、旅游产业展区,36个项目,重点展示鲁商品牌形象、扩大产业优势、加强贸易合作。

tujian.org

第三部分:鲁商文化节,主要包括齐鲁大型书画展、齐鲁民俗文化展、鲁商大会文艺演出三个版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部分:鲁商盛典,主要包括鲁商风云榜推介发布活动、鲁商企业品牌发展促进工程、鲁商大道,三大活动打造鲁商名牌、促进企业品牌的成长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大会还将举办48大行业的总推选活动,表彰推介企业个人,打造企业价值品牌项目。通过评选促进行业的发展,培育一批优秀的产业企业和个人,便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对外宣传力度。 tujian.org

“2008 鲁商大会”是一次跨地区、跨行业、多领域交流合作的大会,是一次集聚创造力的思维盛宴;是顶级的高端论坛和山东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企业领袖峰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国家帆船队女子队员在山东日照开始下水训
    · [快讯]济南军区已投送4万官兵紧急驰援地
    · 山东莱芜:预存保证金保障农民工权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东已汇集捐款1.5亿元
    · 山东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救援纪实]山东警犬搜救队3天只睡了3小时
    · 山东麦收跨区作业开始 技术服务车免费通
    · 自发报名参加救援 山大六名学生赴汶川救
    · 济南军区救援队救治106人 104岁老人获救
    · 山东医疗救援队奔向重灾区 连夜转战至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