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全球变暖海水膨胀 山东沿海海平面升80毫米
2009-06-22

中新山东网2月22日电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今天通报,据海洋部门监测:2007年,山东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80毫米。其中3月和9月明显偏高,分别为153毫米和132毫米。预计未来10年,山东沿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29毫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山东沿岸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灾害较为严重。莱州湾海水入侵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其中严重入侵面积1000平方公里,莱州湾南侧海水入侵最远距离45公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3月,山东沿海经历了雪灾、寒潮和风暴潮等异常气候事件,其时海平面异常偏高,形成超过2米的风暴潮增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洋问题专家、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指出,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水膨胀、极地冰盖和陆源冰川冰帽等融化,是引起海平面上升主要原因。 tujian.org

他说,近年来异常气候事件增多,且多发生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间,极易加重海洋灾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3月,渤海和黄海的海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1℃和1.8℃,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分别高102毫米和148毫米。同年3月初,中国东、北部沿海遭遇了1969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温带风暴。此次风暴潮恰逢天文大潮和暖冬之后的异常高海平面,使风暴潮的破坏力异常加大,给渤、黄海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损失,仅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90毫米

监测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

tujian.org

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2毫米,受海平面起伏上升规律的影响,上升趋缓。与2006年相比,渤、黄海海域基本持平,东、南海海域略有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渤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2毫米/年。2007年,渤海海平面比常年高53毫米,与2006年基本持平,季节性变化趋势与常年基本接近,但1~3月的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102毫米。近30年来渤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118毫米。预计未来10年,渤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29毫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007年,黄海海平面比常年高75毫米,与2006年基本持平,季节性变化趋势与常年相近,但3月和9月海平面分别比常年同期高148毫米和130毫米。近30年来黄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87毫米。预计未来10年,黄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31毫米。

tujian.org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7次较为严重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其中有6次发生在8月中旬~10月上旬,主要影响区域为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四省,四省邻近海域在此期间正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海平面季节性上升增强了风暴潮灾害的威力,给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造成严重损失,6次风暴潮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国家帆船队女子队员在山东日照开始下水训
    · [快讯]济南军区已投送4万官兵紧急驰援地
    · 山东莱芜:预存保证金保障农民工权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东已汇集捐款1.5亿元
    · 山东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救援纪实]山东警犬搜救队3天只睡了3小时
    · 山东麦收跨区作业开始 技术服务车免费通
    · 自发报名参加救援 山大六名学生赴汶川救
    · 济南军区救援队救治106人 104岁老人获救
    · 山东医疗救援队奔向重灾区 连夜转战至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