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闯关东》火了朱家峪 朱开山要当形象大使
2009-06-22

《闯关东》火了,朱家峪热了。一句“俺是章丘朱家峪的”台词,让无数观众牢牢记住了剧中人物朱开山的祖居之所。《闯关东》与朱家峪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1月31日,山东省章丘市召开专题会议,要借势《闯关东》打造章丘文化旅游品牌,让“朱开山”成为山东章丘的形象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发:朱家峪要建《闯关东》主题公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是数九寒天,可寻访朱开山老家的游客却络绎不绝。在去朱家峪的路上,以《闯关东》、朱家峪为主题的大型广告牌正在悬挂,一路指引着我们来到朱开山的老家。离朱家峪越近,喜庆的氛围越浓,不少农户已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 tujian.org

在朱家峪,景区工作人员已把朱开山的老宅复原,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念。最忙的是村民们,正为纺线、织布、打铁、烙煎饼、出豆腐、扭秧歌等民俗做准备。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激发出了他们的热情,更让他们看到了朱家峪的美好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朱家峪将注册“朱开山山东菜馆”,发扬鲁菜文化。利用《闯关东》的热播,加快《闯关东》主题公园建设,并复制该剧道具,再现闯关东情景。同时,继续充实民俗活动,把朱家峪打造成继泉水之后的新品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旅游:朱家峪有望与百脉泉实现一票通游

tujian.org

1月31日,章丘市旅游部门负责人在向章丘市委汇报时提出,把百脉泉公园与朱家峪景区联合起来,推出一票通游的想法,如果进展顺利,旅游部门还将考虑把济南植物园也加入这一路线之中,形成百脉泉—朱家峪—植物园一日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朱家峪的旅游,目光瞄准了东北。目前,该市旅游部门已确立了“看《闯关东》·游章丘朱家峪”的宣传主题。从旅游线路、景点建设、山东菜系、旅游工艺品等四大方面入手,对朱家峪景点进行重点包装策划,将现有的古祠、古庙、古校等尽快恢复起来,推出民俗表演,发展民俗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章丘市还将相继举办“印象朱家峪”旅游推介会、朱家峪风光及影视图片展、广场公众宣传等活动,推动章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前,章丘市已与东三省60余家旅行社、30多家东北媒体取得联系,回山东看家乡的旅游热潮已经展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招商:再闯关东,突破东三省招商盲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以来,东北三省招商一直是章丘的盲区,《闯关东》火了起来,章丘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章丘市招商局决定大举北上,再闯关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章丘市招商局负责人说,2000万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是我们的巨大人脉资源宝库,将尽快安排专人对接东三省的同乡会,章丘人再闯关东迎老乡,准备节后即组建东三省驻外招商办事处,做好“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准备,“力争把闯关东的山东人的这种思乡之情转变成创业回报之情,并由感情转化为行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章丘市东三省招商将重点瞄准民营企业,特别是已经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和民营经济100强企业,目前初步确定了忠旺集团、修正药业、哈药集团等三个重点主攻项目。 tujian.org

     相关链接
    · 国家帆船队女子队员在山东日照开始下水训
    · [快讯]济南军区已投送4万官兵紧急驰援地
    · 山东莱芜:预存保证金保障农民工权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东已汇集捐款1.5亿元
    · 山东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救援纪实]山东警犬搜救队3天只睡了3小时
    · 山东麦收跨区作业开始 技术服务车免费通
    · 自发报名参加救援 山大六名学生赴汶川救
    · 济南军区救援队救治106人 104岁老人获救
    · 山东医疗救援队奔向重灾区 连夜转战至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