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黄河封河长度继续增加,凌情持续发展。截至今天上午8时,我省黄河封河共计19段,封冻长度124.9公里,封河上首延长至德州豆腐窝险工。
记者今天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目前,山东省菏泽鄄城以下河段普遍淌凌,淌凌长度约410公里(扣除封河长度),淌凌密度最大35%(德州河段),局部河段有岸冰。
据省黄河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山东段封河虽然时间偏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今年1月1日,河口河段开始首次淌凌,淌凌河段长度约40公里。1月11日以来,我省再次大幅度降温,13日黄河山东段第二次淌凌,淌凌长度近600公里。
21日晚河口河段开始封河,从封河到22日9时,11个小时的时间就发展到25.6公里。23日封河长度33.2公里,24日就达到了74.8公里,封河上首上延至济南河段,封河长度增加了41.6公里,一天翻了一番多。
据了解,黄河淌凌后,河务部门高度重视,及时会商,多次部署,全面加强了防凌值班、观测与防守工作,特别是把浮桥拆除作为重点,专门下发通知,并派出两个检查组赴各市督促检查,1月17日,封河前几天,就全部拆除了影响淌凌的47座浮桥,保证了行凌畅通,没有出现因浮桥拦冰造成封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封河时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黄河凌灾曾经是黄河下游严重的自然灾害,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难以防治而闻名,被视为不可抗拒的天灾。
据历史记载,1883~1936年的54年间,黄河下游山东段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40余处。1950~2007年的58年间,有51年封河,封河最上界到达郑州花园口,长703公里(1969年),有8年出现较严重凌情。
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干流先后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库,强大的调控措施,大大减轻了黄河下游的凌洪威胁。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之后,黄河下游凌情的特点:一是凌汛期进入下游河道的流量减小,封河几率增大,黄河山东段年年封河;二是小浪底出库水温提高,封河断面下移,封河长度缩短,河道易封易开;三是气温总体偏暖,2001~2006年黄河山东段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偏高近1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