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24日电(记者董振国)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山东省将各地水资源与省骨干水网相通,实现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三水联合调度,在全省建成“T”形水资源“互联网”,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山东省是一个水资源较少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1/6。为解决水资源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制约,山东早在2000年就抓住南水北调即将上马的机遇,提出了建设六大工程、构建山东水网的大思路。即以黄河及南水北调东线和胶东输水干线形成的“T”字形调水大动脉为骨架,以“八纵八横”骨干河道为经纬,集蓄、滞、泄、排、调、供、节于一体,形成河库串联、水系联网、城乡结合、配套完善的全省水利工程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几年,南水北调山东段的一些工程开始建设,济平干渠、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穿越黄河的涵洞工程相继开工,有的已经完工,使得各水系之间逐渐打通。投资40多亿元的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工程全部完工后,南四湖有望形成一个特大水库,并完全可以做到来水能蓄,有涝能排,需水能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按照全省水利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水网骨干工程框架将全部建成运行。届时,年新增供水能力可达32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300亿立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