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山东网讯(记者郑志侠 通讯员赵文岐)4月中旬,山东省阳信县企业下岗职工王忠和到农村租地,种植了30多亩棉花。该县近年来涌现出 像他这样的“新型农民”有上千人,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合唱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接连出台了优惠政策,农民的实惠越来越多,农村种养增收途径越来越广阔,许多城镇居民、下岗职工瞅准大好时机,通过自筹或银行贷款到农村发展种养,争当“新型农民”。据悉,全县“新型农民”至今已发展到1000多人,有的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植粮棉、蔬菜、果树等 ;有的建猪场、鸡舍、鸭棚,发展科技养殖猪、鸭、鸡等;有的承包池塘、水库,发展淡水种藕和养鱼。这些“新型农民”到农村发展种养,有的是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来开发创业,有的是在实践中边学边干寻富路,带动了当地农民科学种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而“新型农民”也找到了新的就业和致富门路。 张立堂原是某乡办企业的职工,3年前下岗分流以后,就到农村租场地建鸡舍,办起无公害鸡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鸡场越办越红火,目前年出栏肉食鸡纯收入达3万多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