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职业教育就是选择就业,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应该是不少初高中生的理性选择。在25日由省教育厅和大众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论业说,在青岛,企业界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一个是土地问题,另一个就是招工难问题,尤其是招技术工人难的问题比土地问题还要突出。省委政策研究室科教处处长王侠介绍,我省制造业中,高级技工的比例只有12.9%,非常短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就业办主任赵振国介绍,我省的就业形势总体来说还可以,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赵主任分析,这与企业用工不规范有关,同时也与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论业说,目前来看,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正逐步转变到位。政府部门对职教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却转变不过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张瑞云认为,通过“职业学校,理性的选择”这个话题的讨论和媒体的引导,可以改变家长过高的期望值,改变学生不切实际的价值选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济南市教育局局长刘元刚认为,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如社会的用人机制盲目拔高、职业学校原来相对基础较差等。“有的家长甚至这样说,宁愿孩子考不上大学,也不能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学坏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淄博市淄川区第二职专毕业生黄忠庆和桓台县职专毕业生王学东,如今都是企业负责人。他们的经历也说明,职业技术人员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差。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教育部门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去读职业学校。随着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教育承担的功能也出现变化,职业教育更强调为就业服务,家长和学生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要看孩子的职业潜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认为,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理性的态度应该是适合什么就选择什么。对于社会而言,重要的是打破传统观念对于职业教育的束缚,在用人观上应该从学历准则向能力准则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