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个城市生活的品质标志。松江自来水公司经过一年半苦战,特别是近半年来夜以继日地攻关,水质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改造终于圆满完成。从今起,松江中心城区的50万居民率先喝上全市水质最优、水价最低的生活饮用水。
据介绍,经过水质深度处理,COD指标降低为1毫克/升左右,有效地分解了水中的有机物;同时碳层的有效吸附使水的色度大大地降低(接近0),真正达到了纯净透明;口感也大为提高,出厂水水质不仅提前符合国家新颁布的水质标准,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老水厂要跟进
2007年7月1日,国家实施的106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供水行业在2012年完成达标。松江根据供水集约化的需求,加紧建设松江西北部地区新建小昆山水厂(一期20万吨/日)1座,同时关闭镇级水厂6座,建成后的小昆山水厂采用的是最新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但是,老城区的水厂要跟上新厂的步伐,只有在过渡期加快改造净水工艺,通过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才能有效提高水质。
但是,松江城区水厂只有一座老厂房,原来设计的用电用地都不够,又不能对原有的工艺平面布置格局作大的变动,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而且,工程改造必须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供水的前提下进行。
沉淀池添功能
记者在水厂一座75米长的沉淀池前看到,原来平坦的沉淀池有了高低——该公司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把它分隔成三段:沉淀池前段35米内为高浊度区,继续保留平流沉淀功能;在35米至55米的中段增设斜管,利用流体力学中浅池原理增强沉淀效果,使浊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降低50%;将最远端的20米区段分隔改造为活性炭吸附池。这样,一座沉淀池没有扩容,却兼有三项功能。原有建筑格局没动,但提高了沉淀效率,也腾出了建造活性炭吸附池的空间。技术人员还自主创新地在排泥机上设置了一个机械推杆和刮泥翻板,在不改变原有排泥运行方式的前提下,简易巧妙地解决了斜管沉淀区的排泥问题。
据悉,这是市郊首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获得成功的供水企业,他们的经验对其他水厂技术革新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改管网保水质
为了尽可能降低二次供水的污染,早在2005年起,松江自来水公司每年自筹资金1000万元左右,连续5年完成了对老城区旧管网的改造工程,共计101个小区51705户超过18万人受益,为保证高质量的水到达千家万户奠定了基础。
松江区水务局还对乡镇水厂管网进行同步改造,确保松江“一张网”供水的格局早日形成。届时,一俟小昆山水厂建成,松江城乡一体居民和农民将同饮优质自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