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房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姓名、联系方式等卖给装修公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1月4日讯 (记者 黄堃)自己并没有向装修公司留过联系方式,但却频频接到各种推销装修业务的电话,近日不少刚买了新房的消费者都遇到类似的怪事。记者调查发现,省城不少楼盘的售楼处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当成商品,以每个3元的标价卖给各家装修公司。“我从未给装修公司留过手机号码,但最近总接到一些推销装修业务的电话,他们对我的姓名、新房地址、户型都了如指掌。”最近刚买了新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12月,她在太原市迎泽西大街某楼盘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自从交了钱后,就不断接到各个装修公司的电话,有推销材料的,也有介绍户型设计的。他们是怎样知道我的信息的?”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1月2日,当一家装修公司再次拨通王女士的手机时,她忍不住追问对方,是怎样知道自己手机号码的,对方表示,电话号码是从王女士买房的那家楼盘售楼处花钱买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月4日,记者以家装设计师的身份来到王女士所说的这家售楼处,得知记者想购买“客户个人资料”时,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该楼盘目前约有400余户未装修客户的个人资料,主要包括客户的姓名、户型和联系方式,如要购买,每户3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太原市一家大型装修公司的总经理表示,装修是人们购房之后必然要做的工作,为掌握更多商机,装修公司向售楼部或物业公司购买客户资料,已成为家装行业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售楼处会将客户资料重复卖给不同的装修公司,而部分购买了整个楼盘业主资料的公司,还会将一部分资料转卖给其它公司。这样,一个业主的资料往往会被多家装修公司获得。据悉,有的装修公司还会向出售业主资料的人承诺,若与业主签订装修合同,将按一定比例从工程造价中给后者提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记者采访了存在这种行为的太原市一个楼盘开发商,对方表示,公司对此并不知情,兜售业主信息是售楼人员出于利益考虑的个人行为,公司对这种行为将予以制止。山西杏梅律师事务所杨律师认为,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出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目前,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侵权事件很难认定侵权主体,如消费者不能举证是哪个环节泄露了其个人信息,从法律上无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国家已经超过50个,而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尚存在法律空白。杨律师提醒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确需留下个人资料时,最好与对方约定保密责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