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五大惠民工程”巡礼(一):教育协调发展工程——办人民满意的
2009-06-24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11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和谐山西建设推进会,要求着力抓好“五大惠民工程”,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可以想见,2008年,民生建设将高潮迭起,百姓的喜事将接二连三。新年伊始,我们采访了各相关承担部门,推出这组系列报道,意在粗略勾画今年及今后我省民生建设的部分 “路线图”,鼓舞全省人民心更齐,劲更足,为山西转型崛起而奋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委、省政府在2007年的和谐山西推进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着力抓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其核心内容是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困难群众子女上得了学、上得起学,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表示,这一工程内容涵盖了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协调发展,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我省先后投资30多亿元,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632万平方米。调整、撤销7人以下和四级复式小学1万余所,合并初中205所,新建了一批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投资7个多亿,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农村中小学23000余所,使农村孩子能够与城市孩子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惠及我省农村小学、初中学生433.88万人,直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6.9亿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东福表示,将继续把农村教育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把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倾斜,落实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2008年起,向全部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 tujian.org


在城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争着把孩子往名校里送,现在择校问题已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中小学校,改造一批薄弱学校,同时鼓励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并或联合办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合格学校。特别是要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加大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比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今后,我省将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把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校舍设施、实习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等各项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每个县、市办好1所职教中心的目标,提升全省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我省要力争到2010年,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以上。全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从而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和智力保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褚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山西模特江湖别有一番滋味(图)
    ·太钢公务车昨火爆拍卖 拍卖总价款超过1200
    ·山西太原市疾控中心紧急部署人感染猪流感防
    ·当口罩遮住笑脸…… 猪流感疫情逼近,中国
    ·山西:加强猪流感防范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
    ·山西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上升 大学生占很大
    ·首钢正洽购山西海鑫钢铁 与太钢形成争夺之
    ·山西"襄汾溃坝"事件 从“晋官难
    ·1800亿加码大矿建设 山西筹谋煤炭产业路径
    ·云南楚雄车祸:山西游客9死8伤 7人为右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