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潘春娟)记者1月16日从省文物局了解到,芮城县发现三尊深埋黄土之下四尺有余的三尊唐代石佛。目前,这三尊佛像已移交芮城县博物馆收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日前,在芮城县原土产公司基建工地的施工现场,一尊石佛连同黄土被挖掘机挖了出来,工作人员立即与芮城县文物局取得联系。文物工作者赶到现场后,对佛像实施了保护,在随后的挖掘中,又连续发现了两尊形态各异的石质佛像。三尊石佛中,一尊较小的高约45厘米,另两尊皆高约96厘米,且有项光,在项光背后有铭文记载佛像为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刻制。三尊石佛工艺精湛,雕刻细腻,保存较为完整,文物价值很高。文物专家初步认定三尊石佛是延庆寺遗物,发掘地点应是延庆寺遗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延庆寺创建年代不详,位于芮城县城西南,据传当时寺院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俗称“西寺”,现仅存宋大中祥符年间重修的残碑。民国1916年曾在此发掘出北朝造像碑数种。日军侵华时碑刻散失殆尽,馆藏现仅存石雕“长吼雄狮”。另外,1925年发现的《北朝张兴硕五百人造像碑》雕刻精致,人物众多,堪称石刻精品,现流存美国,也出自延庆寺。这次是第三次发现延庆寺的石刻。缘何深埋地下,疑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有关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对其考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