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经过你承包的荒山,按政策少说也得补偿你20万元吧?”乡亲们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分钱不要,我还为客运专线无偿提供施工场所,为国家重点工程贡献我的一分力量。”退伍军人冯太福淡淡地回答。春节前夕,在寿阳县解愁乡冯家庄石太客运专线大桥下,这样的对话勾起了记者对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二十六年如一日,不计报酬绿化荒山的采访兴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18年,冯太福出生于寿阳县解愁乡冯家庄,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响应国家政策转业后,扎根边疆26年,直到1981年退休到苏州安度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退休当年,他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看到家乡荒山秃岭,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依然很差,当下决定在生他养他的故乡植树造林,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出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冯太福与政府签订了承包荒山荒坡300余亩的合同,由政府提供树苗、肥料,他提供义务工,政府负责销售。到1983年,65岁的冯太福干脆买了大批树苗,在荒山荒坡上栽种了梨、杏、杨、松等树木,每天天不亮就提着暖水瓶、咸菜、馒头进山,直到看不清树苗才下山。20多年来,他把自己交给了大山。春天,抢季植树;夏天,看管林子;秋天,除草打杈;冬天,采打树籽。凭着锹挖镐刨,手提肩担,挖掘土方2万多立方米,筑路3000多米,种植树木10余万株,按时价估算,总价值至少在50万元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铁路建设占了他承包的荒山,他一分钱补偿不要。“每天这样栽树、修路、拦坝造地,你到底是为了啥?”经常有人这样问他。冯太福回答:“我每月的退休工资足够我花了,所以我绿化荒山26年来,不要产权,不计个人收益,不给子女留遗产,我老了,为国家和家乡做点事,为的是心里踏实,精神也充实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 韩慕青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