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5日电 台湾《全球中央》杂志4月号刊文,介绍了台湾涉外官员“外交”生活有趣的一面与工作的挑战。
文章摘录如下:
“外交”工作的辛苦与多变,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而“外交”工作的秘诀是什么呢?如果你问专业的“外交”官这个问题,通常会得到一抹优雅的微笑和一段葛林斯潘式峰回路转、说了等于没说的答案。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因为“外交”工作就像在人性的丛林里打野战,除了身历其境去体会,很难诉说其间的奥妙。
这篇文章就让几位低调的“外交”官说说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外交”生活有趣的一面与“外交”工作的挑战。
德国外交官的“联合国家庭”
一些欧洲男人自认风流倜傥、生性浪漫,加上刚好又是外交官,因此总有超出传统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在美国念书的法国友人J说,他放假时要到厄瓜多尔与家人团聚,原来他的父亲是德国外交官,他在德国出生,法国成长。父亲派驻厄瓜多尔,有一个德厄混血的小妹妹。
此外,他父亲早年与他母亲离异后,派驻意大利、也门等国时都与当地女子结婚生子。换句话说,这位德国外交官每派驻到一地、就禁不起当地美女的诱惑,索性与原来的妻子办理离婚,再娶当地的红粉知己“播散”他的日耳曼基因;目前有N任妻子、N个混血小孩。更神奇的是,这些小孩们还可以和谐共处,每年选一地团聚;团聚的时候出现的脸孔就像是联合国一般,各国混血大集合。
历任的妻子们对这位风流的老公还算宽容,也不要求赡养费,或大哭大闹,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嘛!唯一比较棘手的,是在也门办离婚;因为根据也门法律,男人与妻子离婚必须支付赡养费,因此到现在,这位外交官每年都必须缴交赡养费给也门妻子。
J说,目前看来,他老爸还是以建立联合国家庭为人生乐事。但他老爸的快乐倒是造成他的困扰,因为他的女友对这种花心的行径感到不悦,也怀疑J未来会不会步上他老爸的后尘。
深夜的神秘电话
个性敦厚稳重的“大使”L派驻某温暖岛国,必须注意反对党的媒体运作与对手的暗中布局,幸好总理先生是一位珍惜“邦谊”的好汉,但“大使”还是兢兢业业、常常找机会与总理谘商谈话,努力经营“邦交”。
某晚,“大使”与夫人邀请总理到官邸餐叙。送走总理后,“大使”与夫人在客厅稍事休息,讨论为何今晚总理看来心事重重、语多保留。正当他们准备休息时,“大使”的手机响了。“大使”一看,是总理来电,忙不迭的接了起来。“总理先生?”电话的另一头没有回应。“哈啰?”还是没有回应。“大使”想,大概是总理不小心按错键,于是挂掉电话。没想到不一会儿手机再度响起。这次“大使”决定按兵不动,先听再说。几秒之后,电话那头传来“…建立关系…嗯…慎重考虑…”,“大使”头皮发麻,居然是总理正在与人进行敏感的对话内容。
“大使”屏息听完这段对话,接着手机就自动断线了。从头到尾,手机只是神秘的响起又挂断,却让“大使”听到最关键的一段对话。隔天,“大使”赶紧前往总理家拜会,谁也没提到那通神秘的电话,但总算顺利稳固了“邦交”。
非洲的试炼
疟疾=中奖?在“外交”界,派驻非洲就要做好“吃苦当作吃补”的准备,因为非洲不但有战乱、疟疾、饥荒,还要与许多非“邦交”国家的外交人员过招,才能确保战乱时的人身安全;每天生活就像在一个热气蒸腾的巴别塔不断向上回旋。胆识再怎么惊人的“外交”官,只要被小疟蚊叮一口就得乖乖面对“中奖”的痛苦──忽冷忽热、上吐下泻、狂瘦不止。
非洲通H就透露派驻非洲的特殊经验。他说,有位德国女外交官平常一个人开着四轮传动的吉普车冲锋陷阵,天不怕地不怕,结果不小心“中奖”,还坚持不吃奎宁、不打针、要体验自然疗法。他劝她不要“铁齿”,这样会出人命,但勇猛的德国女外交官硬是不听,在疟疾的催逼下几乎不成人形,幸好硬命一条,还是活着离开。
H说,“中奖”的时候,前一秒钟还生龙活虎,下一秒就突然腿软晕眩,躺在家里十天半个月,每天只能吃药喝稀饭。半夜睡到盗汗自然醒,热到衣服都湿掉;下一刻又开始发抖,冷到棉被盖十条都不够用。
除了疟疾,战乱频仍也让人不得不珍惜战乱中的友情。回想当初某国要“断交”之际,叛乱人士大举攻击台湾“大使馆”,“大使馆”所有人员逃命都来不及了,这时候平日结交的外交“义士”就派上用场。许多国家的外交人员基于友情与人道考虑,会在紧急的时候提供及时雨般的协助。看来派驻非洲,果真需要好汉般的性格与铁打的身体才能胜任愉快。
出事前的怪象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外交”人员到处跑跑看看,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曾派驻俄罗斯的P就透露一件他无法解释的怪事。
多年前的一天下午,两位到俄罗斯采访的台湾记者到“办事处”来,趁搭机返台前办理相关手续并与大家叙别。他们与“办事处”的同仁一一握手、说说笑笑。P却一直觉得不自在,因为从他们一进门,他就看到两位记者的脸上与头上有明显的黑影笼罩,同时,他们说笑时发出的声音是非常尖锐恐怖的嘶哑怒吼。
怪异的现象与声音让他无法承受,他好奇地问旁边的同事有没有看到与听到这些,但他们都说没有;他只好一个人躲到安静的房间办公。没想到,当天晚上发生一场大空难,失事的飞机便是两位记者搭乘的那一架,两位台湾精英就这样魂断异乡。这件事让P多年后仍百思不得其解,且不胜唏嘘。
女“外交”官“桃花朵朵开”?
台湾两性平权的环境在前辈的努力下已经逐日完善,这也反应在女性“外交”官人数日益增多的事实。然而女性“外交”官要面对的挑战与压力可能远比男性“外交”官多,因为东亚的社会结构基本上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因此男性“外交”官要找到愿意跟他跑天下的另一半比较不成问题,而女性“外交”官要找得到愿意配合她、接受她必须轮调外派的人生伴侣,难度较高。
几位优秀的女“外交”官就曾透露女“外交”官必须面对的社会压力。早期,为了避免桃色纠纷,要派女性“外交”官到先进国家,通常要“已婚”才行,到了派驻地更必须亮出结婚戒指,强调自己是“某太太”才不会造成工作上的困扰。
有丈夫小孩在身旁的女“外交”官是幸福的,但很多情况,都是“外交”官妈妈带着小孩单身赴任。单身赴任的女“外交”官必须平衡繁重的工作与子女教育事宜,比起“候鸟夫妻”,她们更像单亲妈妈,必须一肩扛起许多责任,可说是现代女超人,值得大家掌声鼓励!
现在新进的“外交”人员许多都是亮丽的未婚女性,单身赴任在所难免。她们又该如何避开“烂桃花”呢?除了国际礼仪,还是有许多微妙的社会风俗要注意,才不会表错情。
新进“外交”人员Y就透露一则糗事。她说刚到国外时,一名单身教授约她一起出游,送花、吃饭、喝咖啡,都很豪气地先结账。为了怕这位男士误会她占便宜,于是在愉快的一天结束后,她决定仿照美国人分账的模式,把这天的消费金额折半为现金交给这位男士,这位男士勉强收下了,且表情非常不自在。
事后她才知道,这样直接交给对方金钱的方式,在台湾同侪间或许是很正常的事,但在美国约会礼仪上则显得不够优雅。既然对方先出钱了,就表示他不介意且乐意支付,这时候只要优雅地说“下一顿我请”就可以了,千万别急着拿现金给人家,除非你打算羞辱对方或斩断烂桃花。果然,照Y的说法,那位教授再也没约她第二次。(严佩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