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五四精神在台湾从未断绝 时代重拾热血与理想
2009-07-25

  中新网5月4日电 斯人虽已远,典型在夙昔。台湾《联合报》日前刊发专题报道指出,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尽管两岸对五四运动的看法仍有异同,但今年都不约而同地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台湾除了举办五四座谈会,还有五四人物影像、书信、藏书展,以及首创的五四故居导览,规模是历年之最。

  高举五四火把赴台的先觉者

  五四运动一萌芽,便在台湾落下了种子。政大台文所所长陈芳明表示,点燃台湾新旧文学论战火把的张我军,便是在1920年代赴北京求学时受胡适启发,被称为“高举五四火把回台的先觉者”。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播迁,五四人物如胡适、傅斯年、罗家伦、台静农相继赴台。然而在高压的政治氛围中,鲁迅、周作人等人著作遭禁,入台的五四健将也绝口不提五四精神。一直到解严,整整近四十年的时间,五四被简化为文学与浪漫的代名词。

  文讯杂志总编辑封德屏认为,“五四精神在台湾从未断绝,只是成为伏流潜藏。”此次文讯梳理62位五四人物史料,从旧书摊中找到当年大量“禁书”,发现即使在白色恐怖年代,仍有许多读者在黑暗中点起五四的烛光。

  由傅斯年担任首任校长的台大,更直接继承五四发源地的北大精神。台大中文系教授柯庆明说,他进入台大念书时,有一半的老师来自五四时期的北大;中文系系刊“新潮”,便取自五四“新潮社”。他还记得,保钓运动贴在台大的标语,便是罗家伦所写的“五四运动宣言”。

  历史之轮缓缓转动。五四时代推动的白话文运动,在网络时代翻转成要求重视文言文的“抢救国文运动”。

  五四人物在两岸命运更是有起有落。当年在上海大打笔战的鲁迅、梁实秋,一位在大陆享有崇高地位,故居、博物馆遍及各地;一位入台后潜心教学,到处播撒白话文种子。

  重拾五四 重拾热血与热心

“我们纪念五四,纪念的是哪一个五四?”学者柯庆明指出,五四包含了是学生爱国运动、新文学革命、民主与科学启蒙运动。

  国民党视“学生运动”是搞垮国民党的关键,赴台后一度绝口不提,将五四简化为“五四文艺节”。五四高举的“民主、科学”大旗,被蒋介石安上“伦理”两字,成为“伦理、民主、科学”。

  柯庆明表示,也许有人认为五四精神陈义过高,“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纪念五四,因为这时代需要的就是理想!”封德屏则认为,在学生、知识分子对社会冷漠的这个时代,纪念五四让我们“重拾五四精神的热血与热心!”

  联合报还刊发近400字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始末,该报另一篇文章《当年火烧赵家楼 曹汝霖跳窗逃》从北京的历史旧址出发,向台湾民众讲解了“火烧赵家楼”的有关历史。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