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有心闹事苦寻借口 民进党将上演“救扁”戏码
2009-07-25

  6月20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称,民进党将发起大规模“救扁”行动,捍卫陈水扁的“司法人权”。一直以来,是挺扁还是切割陈水扁,蔡英文始终态度暧昧,为此饱受扁迷和深绿支持者的攻击。如今蔡一反常态,大张旗鼓操作“救扁”戏码,内里乾坤,究竟为何? 

  输在了“挺扁”上

  “台湾北社”20日举行社长改选,候选人包括前副社长陈昭姿和现任社长张学逸两人。

  成立于2001年的“台湾北社”,由台湾北部医界、学界、文化界、律师界、财经界的“独”派人士组成,曾有“扁李智囊团”之称,后来陈水扁和李登辉闹翻,“北社”转而反李。

  这次改选,外界普遍认为陈昭姿会大获全胜,因为她活动力强,人脉广。她曾声称陈水扁“洗钱是必要之恶”,是铁杆“挺扁”派,且“台湾北社”正是出了名的“挺扁”社团,

  但选举结果出人意料,张学逸以68票对67票险胜。

  岛内舆论指出,这场选举,陈昭姿人脉胜过对手,却输在了“挺扁到底”上。

  改选前两周,“台湾北社”一名重量级社员发出一封公开信说,陈昭姿与张学逸的区别,在于前者“无条件挺扁”而后者是“有条件挺扁”。信中建议,“如果肯定扁珍海外洗钱是‘必要的恶’、是‘建国基金’,就支持陈昭姿女士;如果赞成抗议司法不公,应与海外密账分开处理的社员,请支持张学逸先生。”

  对于与两位候选人没有特别交情的一般社员来说,这场选举就变成了“有条件挺扁”与“无条件挺扁”的对决,而结果是“有条件挺扁”取胜。

  舆论指出,从这一场小小选举可以看出绿营中扁势力的消长,意识到并承认扁犯法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人还是不愿与扁彻底切割,依然是“有条件”地相挺。

  民进党有心闹事

  社长改选结束当晚,“北社”举行8周年餐叙,邀请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出席。蔡上台发表讲话,遭到在场社员高喊:“救扁!”“放人!放人!”蔡英文提高声音说:“我还没讲完,听我讲完嘛。”她说,民进党内已达成一致共识,下周将发起活动大力声援陈水扁“司法人权”。蔡英文的表态,让台下的呛声立刻转化为“加油”声。

  民进党的态度何以一夕改变?

  21日,有民进党人士接受采访时透露,针对“救扁”行动,蔡英文连月来密集征询法界、学界、律师界等重要人士的意见后,决定扩大声援层面,将以实际行动透过“连署”方式声援陈水扁司法人权。至于以何种名义发起、声援的尺度、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益,蔡英文将再征询相关人士意见后做出最后决定。  

  对于扁家弊案,民进党一直有心闹事,却苦于案情明朗,找不出借口。如今,陈水扁被羁押已经超过半年,民进党抓住是否有必要继续延押的问题,终于有了发力点。以“人权”为理由闹事,既可取悦挺扁势力,又不至于为陈水扁的罪行背书,且民进党终于可以回到最擅长的街头路线。

  “救扁”还是“自救”

  民进党此时策划“救扁”行动,对蔡英文来说也有其自身利益的考量。

  岛内舆论指出,蔡英文自当上民进党主席以来,从以“温和理性”自我标榜逐渐变成“暴力小英”,重要原因是她无法对抗深绿势力的威胁挟持。近日她大力运作的“救扁”行动,毋宁说是她为保护党主席之位的“自救”之举。

  下届民进党主席选举原定明年5月举行,但按民进党惯例,年底县市长选举如果成绩不佳,党主席要下台负责。蔡英文曾表示,即使年底败选,她也要做满任期,“就像服义务兵役一样”。但下届党主席牵涉到2012“大选”,蔡英文能否如愿备受瞩目。

  据岛内媒体报道,原本宣布退出政坛的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沉寂一年后,有可能“拔剑再战”,传谢已在部署推派他的老搭档叶菊兰出马选党主席。

  蔡英文先前得到新潮流系大力支持,但蔡的领导风格不如预期,新系也开始转身将目光投向高雄市长陈菊等人。蔡英文于此时发动“救扁”,寻求深绿支持以保住位置的意味十分浓厚。(闵 喆)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