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一颗台湾芒果的“人民币之旅”
2009-07-25

  一颗硕大金煌芒果,坐着海轮,搭乘飞机,从台湾南部玉井乡的芒果园,颠簸3天进了北京城。这颗重约500克的芒果卖到25元,身价比大陆芒果贵一倍。

  3天前的清晨,台南县玉井乡果场果农摘下带着露水的芒果,这些每颗500克重的芒果约八成熟。

  迅速采摘、包裹、分装,上午,黄灿灿的芒果运到台湾南部海港高雄,然后从高雄转运金门。

  由于金门海关通常在下午3时封关,芒果们得在金门待上一夜。次日上午,经过4小时通关,它们登上驶往大陆厦门的货船。次日傍晚,它们到达厦门口岸接受检验检疫。

  第三天清晨,经过几小时空运,这批比刚采摘时成熟不少的芒果抵达北京。批发商把芳香四溢的台湾大芒果运往水果批发市场或各大超市。

  芒果的主人、台湾农之乡农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钟2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为了质量,我们不惜牺牲一颗芒果树原本应有的10颗果实的产量;为了完美,我们给果树挂蚊帐隔离昆虫;为了饱满,我们在夜晚用灯照延长光合作用;为了安全,我们不用化肥和生长激素实施有机栽种。”

  这个台湾农民经营的果品公司,目前在大陆18个城市设有销售点,日均出售水果近10吨,节假日更是达到50吨。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两年前,台湾芒果海运至厦门要转道香港,至少需要6天,芒果从被采摘下来到熟透开始败坏约为10天,忧心忡忡的台湾果农和水果批发商常常是在与时间赛跑。算上果品损耗的成本,把台湾水果运到大陆销售几乎没什么赚头。

  2005年,这位台湾果农曾遇到过心酸往事——由于运输时间长、成本高而售价奇高的1200箱水果,因为少人问津而腐烂倒掉。“当时我哭得一塌糊涂,这可都是我的心血啊!”

  今天,黄一钟把生意红火归功于良性发展的两岸关系以及充满活力的大陆市场。2005年,大陆宣布台湾部分水果可以零关税销售。黄一钟说:“2007年实现‘小三通’后,水果从高雄到厦门的时间大大缩短。”

  2008年底启动的“大三通”两岸海运直航为黄一钟带来更多实际利益,两岸间航运时间再缩短1天。他说:“节省航运时间将使成本将再降10%。只是现在直航货船三天一班。芒果可等不及,如果每天都有船就好了。”

  台湾芒果运到大陆后,很快换回了一张张人民币。

  “像春节、五一等节日,北京门市一天就卖3到5个集装箱。去年春节10天间,我总共卖了300吨水果。”黄一钟说。“农历腊月二十七那天,我和店员凌晨3点开始搬货,店里一整天都是人山人海。”

  大陆逐渐扩大台湾水果检疫准入范围,从12种增加到18种,又宣布其中15种水果“零关税”以及通关便利的措施。台湾水果因其品质优秀、口感良好在大陆树立了口碑。

  商务部统计显示,2005年8月零关税措施生效后,5个月里台湾水果输入大陆的数量立即增加到3093.6吨,价值达330.1万美元,此后几年一直保持这个水平以上,2008年进口额达到481.7万美元。台湾芒果、菠萝、番石榴和杨桃还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水果。

  现在,黄一钟银行账户上的人民币存款数额不断增加,不过他没打算把它们都换成新台币。

  他说:“我原来的想法只是把台湾最甜美的水果卖到大陆来,现在我想在大陆种台湾水果。”

  黄一钟已经在福建省平潭县找到了理想地点。“我想租上1.5万亩土地,分成若干个果园,专门种植芒果、莲雾或杨桃。我的公司提供种苗、肥料,请台湾农民过来种植。”

  这个雄心勃勃计划第一期投资估计就要3亿元人民币,包括租地、修建大棚和有机肥料加工厂。

  大陆居民的口福和台湾农民的钱袋日益紧密相连。今年5月,作为两岸携手应对金融危机举措之一,大陆宣布扩大对台产品采购。7月,大陆83家百货公司、超市和物流企业将赴台湾采购水果及其他农产品。台湾农委会也已在大陆不少城市举办了“台湾水果节”。

  黄一钟说:“我就是个台湾农民,希望大家能吃到最好的水果,我也能赚多点钱。” (记者傅双琪 任沁沁)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