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认为陈水扁羁押条件尚未消失,裁定延长羁押两个月。陈水扁第三度被延押,针对扁家及绿营的反应,岛内民众和舆论做出了种种推断和预测。
还想挑起省籍矛盾
7月14日,陈水扁透过友人愤愤不平地表示:“这不是羁押他个人,而是羁押台湾人”,要求民进党站出来挺他。15日下午,扁三度被裁定延押后首度提讯出庭,扁的公设辩护人曾德荣利用扁出庭的机会,让扁确定抗告内容,正式针对第三度延押提出抗告。
对此,有台湾媒体15日发表社论指出,羁押扁就是羁押台湾人吗?台湾人有谁把巨额金钱汇往境外?台湾人有几家可以买豪宅,存巨款,珠宝满箱?陈水扁把第一人称单数,偷换成第三人称复数,把自己等同于全台湾人,是逻辑错误。念法律的他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谬误。他这样做是故意挑起岛内的本省人对外省人的仇恨意识,以便浑水摸鱼。
更有岛内民众直言,陈水扁一切政治操作已产生了玩火自焚的反效果。扁家弊案引爆至今,陈水扁对抗司法策略连环而出,手法不断翻新,结果却只是让更多的民众看到真相。“快醒醒吧,到如今已经没有观众了,还要演给谁看呢?”
一审重判几率增大
与此同时,根据合议庭第三度延押的裁定书,岛内媒体和法律界人士也对扁案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
有法律界人士解读说,裁定书特别对陈水扁“干扰司法诉讼进行”的种种事实有所着墨;并称“诚难想象如将之释放,不知将以何种方式戕害司法,干扰审判”。这类的观点已超越了羁押要件的例举,而是从维护整体审判进行的最高法益着眼。干扰讼诉依旧是扁被押的关键,扁的公设辩护人虽表示要提出抗告救济,不过,全案在一审辩论终结前,扁获释的机会渺茫。
也有媒体进一步预测,扁案审理进入尾声,扁15日进行了辩论前的证据提示庭。如果扁和妻子吴淑珍等其他被告也能顺利在月底辩论终结,一般预料全案最快将在8月底、9月初一审宣判。合议庭三次裁定延押,皆指出陈水扁所涉为7年以上徒刑之重罪。据此判断,一审判决重判几率增大,陈水扁有数罪并处二三十年徒刑的可能性。
绿营态度转变的背后
这一次,扁家人以及绿营的反应却是出奇的冷静。
裁定结果公布后,民进党中央首先发出的新闻稿认为,扁再度延押“令人无法接受”,之后又发出另一份措词较为强烈的“严重声明稿”,并表示声援扁的行动计划不变。不过,声明中却并未提到行动的内容。
不仅不见挺扁人潮,在法院宣布裁定前后,除了扁母出席活动要求释扁外,扁家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动作。连扁嫡系“立委”高志鹏都私下表示:“还要有什么动作,难道要我去劫囚吗?”
怎样看这些态度的变化?有岛内媒体分析说,这显示扁家诉讼策略出现分歧。绿营的冷淡反应以及挺扁民众回复理性,一方面表明靠欺骗和悲情赚得的热情难以长久维持,越来越多的证据让扁的说辞难以立足,不少原来的支持者与扁切割。另一方面,或许是民进党中央认识到挺扁群众的激情,对声援扁并非是好事,所以透过与“独派”沟通,达成初步共识“以静制动”。(木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