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前研一:搭大陆内需顺风车,台湾机会剩一年
2009-07-27

  中新社台北七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 刘舒凌)二十一日,日本趋势预测专家大前研一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向数百位政商界人士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大陆今年初进入内需市场为重点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台湾应思考如何搭上其成长的顺风车。

  大前研一告诫台湾人:掌握时机,不要抱怨,“机会只剩下一年左右”。

  日前,大前研一在东京接受《联合报》记者专访时提出“台湾对大陆的经济政策已落后五年以上,再不好好思考进军大陆市场对策,只有靠边站”的观点,引起此间各界关注及热烈回响。

  应台湾工商协进会之邀,二十一日下午大前研一在此间发表主题为“全球经济与两岸合作展望”的演讲。

  大前研一的演讲一开始即指出,去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而且将持续下去。他认为,美国将开始长期的衰退,日本经济正要冬眠,泰国、越南、土耳其、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值得看好,中国大陆经济则将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现在世界正处在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每一个决定将影响未来发展。”

  关于中国大陆,大前研一表示,其第一阶段作为出口基地,让东亚成为一个实质经济区;大陆仰赖台湾、香港的资本和管理能力,中韩有密切合作,日本也受益,区域内几乎“人人有奖”。

  这阶段,台湾不关注大陆内需,只是充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发挥它所擅长的OEM等代工生产模式,如鸿海等电子企业的成功故事是这个时期众人倾羡的对象。

  大前研一说:“今年一月开始,中国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一个新的典范移转,重点是内需市场”。中国大陆半年来汽车销售总数超过美国,一年内兴建道路逾一万三千公里,比日本过去几年的总和还大。

  他认为,台湾在大陆第一阶段发展中居功厥伟,但对于第二阶段却没做好准备;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台湾如果没有更好的技能、行销体系,就没法和跨国公司竞争中国大陆市场

  数年前,大前研一在台北演讲,提出台湾只有五年时间,要尽早在大陆市场建立根据地,才不会因为本身管理、生产被赶上而不再被需要;但“台湾有一个人没有办法面对中国大陆,把大局搞坏。”

  大前研一说,他在日本提出二0五0,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国大陆的百分之十,很多日本人难以接受,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平衡;在这么大一个国家旁边,应该思考如何借助其成长搭上顺风车,要掌握时机,不要抱怨。

  在大陆内需市场上,“台湾比较幸运,有一个很好的商机存在;两岸关系紧张渐渐消除后,有机会搭顺风车取得很好的成长;但机会也只剩下一年左右”。他建议台湾企业界:主动接触跨国公司,仍有机会合作抢攻大陆市场;对大陆进行企业并购,台湾或许有跨国公司没有的机会。

  大前研一说,现在就展开行动,台湾企业界还将占有先机;最糟糕的是太害怕,以至于没办法来公平竞争,或者根本不去占领庞大的市场

  台北听众对于大前研一的深入分析回以多次全场鼓掌。知名企业家徐旭东以及纺织等产业界人士就如何面对大陆大型企业竞争、产业发展方向等问题与他进行讨论。

  二十一日上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接见了大前研一。据了解,大前研一向马英九表示,二00八年后,大陆经济也产生重大变化,包括工资上涨、出口降低,同时着眼内需市场;建议当局重视这种转变,针对大陆市场发挥台湾在品牌与行销方面的专业,刺激、引领经济持续发展。

  马英九表示,五年前大前研一希望世人重视大陆发展的看法与他不谋而合,他上任后推动的一系列作为就是希望赶快完成过去八年没做的;因此,台湾现在能够从衰退的谷底逐渐回升。(完)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