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寻找两岸的交集:“天下黄埔是一家”
2009-07-27

  85年前,国共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大门口赫然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黄埔军人奋斗牺牲,历经东征、北伐、抗日,形成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当年一大批热血青年在黄埔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黄埔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军事人才。八年抗战,虽然信仰不同,但他们共赴国难,血洒疆场。现今在两岸都可以数出来许多创立辉煌业绩的黄埔将领。正因为如此,世人将其和美国西点、苏联伏龙芝、英国皇家海军并列为四大军事院校。

  85年后,黄埔后代聚集在一起,秉承父辈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做表率。以香港胡葆琳女士为团长的黄埔后代,今年6月初自发组团赴台湾访问,缅怀先烈的奋斗精神,表达黄埔子弟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愿望。他们受到了台湾主要领导人及台湾军事院校校友会的高规格接待。在传承黄埔精神的共鸣下,两岸人推心置腹,亲切交谈,共话增进两岸互信,推进接触交流。

  这次赴台访问的黄埔后代,其父辈大都是居住在各地的黄埔军人。虽然过去黄埔的国共将领曾经在两次内战中同室操戈、刀兵相见,造成两岸人民及黄埔同学的分离。但大陆改革开放后,黄埔同学和黄埔子弟率先捐弃前嫌,反对“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台湾眷村长大的黄埔后代,已经与台湾民众融为一体,他们从军从政反映民意,参加岛内建设,为台湾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天下黄埔是一家”,黄埔同学团结起来,在两岸架起桥梁,成为新的历史重任。最近,大陆播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电视剧,反映了黄埔同学友谊和原则的对抗,使人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了新的感悟:“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主义有很多,黄埔只有一个”。黄埔最早成立时,是反对分裂国家的。黄埔的革命爱国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过去黄埔老一代风云际会,不打不相识,一笑泯恩仇。现今黄埔后代相聚,有一种特殊的情缘。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共两党独一无二、可以世代相传的情感纽带,是两岸历史渊源的承继和发扬的大任担当者。虽然第一代黄埔同学年事已高,但居住在海内外的黄埔后代及亲属与黄埔精神有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联系与渊源,他们是新时期凝聚和平力量的一个独特的平台。

  这些年,海内外的黄埔亲友碰到一起格外亲切,这种历史的情缘,使不同背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有了交集。大陆民众在连战拜祭中山陵时打出了“我们是黄埔后代人”的标语,台湾的黄埔后人则用“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来形容自己的感情。共同的血脉产生共同的历史责任,那就是“发扬黄埔精神,再造民族兴盛”。这是笔者听到黄埔后代最多的话语。(乐美真)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