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湾写真:大陆棋后与台湾棋王的幸福生活(图)
2009-07-27

  中新社高雄七月二十三日电 题:大陆棋后与台湾棋王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翁阳

  在台湾约二十六万对跨越台湾海峡的婚姻中,高懿屏与吴贵临绝对是很特别的一对。

  一位是大陆棋后、二00一年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冠军;另一位是台湾象棋第一人、有“大陆以外最强象棋选手”之誉。而且,两人同为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

  七月二十三日,在采访第八届世运会间隙,中新社记者在高雄独家专访了这对棋坛“神雕侠侣”。

  结缘,并非一见钟情

  一九八九年,二十七岁、已屡夺台湾象棋冠军的吴贵临赴大陆常州参赛,与江苏才女高懿屏第一次见面。

  “那时,她才十三岁,知道我是高手,但我并不认识她,也没有特别的印象。”吴贵临如是说。

  “第二次见面,大概是一九九四年。我去江苏,她进队了(常州象棋队)。在川江火锅城,我们又有了一面之缘,但没有交谈。”

  “有了空泛印象之后,九五年有了一点感觉。三、四月份,台湾组团回访安徽,她是江苏队的队员,也去参赛。经过慢慢交往,我们谈得不错。考虑到离得比较远,每一次往返非常不便,我们交往半年多就决定早点结婚。”

  “结婚过程很顺利,但也有一点波折,因为她刚出成绩,所在队不希望她这么早谈婚论嫁。现在来看,我们已释然,一些曲折故事反倒丰富了回忆。”

  吴贵临侃侃而言,旁边的高懿屏只是一个劲地笑。她频频点头,很少插话。

  年龄相差十四岁,家人有无反对?高懿屏说,父母很尊重她的选择。

  记者问,当时是谁追谁?高懿屏“抢话”说:“当然是他主动啦。当时感觉他这个人蛮真诚的。”

  高懿屏还说,台湾尤其是南部民众民风淳朴,作为一名大陆配偶,她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异样的眼光。

  教棋,两人志同道合

  曾有报章形容,吴贵临和高懿屏一个是野战派,一个属学院派。对此,两人并不认同。吴贵临说,我下棋并非纯野战,注重理论与实战。两人学棋之路不同,但说是棋风相差很远,也没有啦,大同小异而已。

  众所周知,象棋根植民间。据估算,台湾的象棋人口是围棋的五、六倍。

  吴贵临说:“不同的是,围棋人口是显性的,象棋爱好者虽然众多,但大多‘潜伏’着。五年前,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做青少年的普及工作,并让象棋隐性人口跑出来。”

  高懿屏补充道:象棋是中国老祖宗的发明,但它不仅仅是一门游戏,还有其文化深度。这也是普及的要义之一。

  两人递给记者的名片有多张,除了是高雄市体育会象棋委员会的负责人,两人还开设了太子哈佛象棋补习班(棋馆)。棋馆共三层,小有规模,三楼是寝室。

  据高懿屏介绍,适逢暑假,前来学棋的孩子约有二百名。而近五年来,所教过的棋力不同的学生及爱好者不计其数。

  记者采访时,高懿屏刚上完课。与棋馆几名学生匆匆吃了便当,又忙着出门,赴学校教下午的课程。她说,晚上还有课。

  参加赛事、教棋、办比赛,令棋王棋后的生活很充实。高懿屏说,前些年,她和先生每年都要回江苏老家探亲。而这两年,一直没有时间回去。

  两人结婚十三载,仍未添丁。很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的高懿屏说,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太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吴贵临则说,孩子的事,走一步看一步。“一切随缘,说不定会领养一个孤儿。”

  难忘,两人同住一屋却各为其主

  高懿屏匆匆外出后,吴贵临领记者参观一楼、二楼的棋室,逐一介绍两人获得的一些奖杯及其背后的故事。记者注意到,棋室某个角落摆放了两人的小型结婚照。

  二楼悬挂着一副繁体字的“龙飞凤舞”横幅,十分醒目。记者以为是一位书法名家的作品。吴贵临说:“那是岳父大人的笔迹。”

  闲聊中,吴贵临还透露了一件令他最难忘的往事。“一九九七年,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澳门举行,当时,我们两个住在一起,但却代表不同的单位,高懿屏代表中国队,我代表中华台北。人家都觉得怪怪的。在前五轮,我们两个一路领先,但后几轮双双‘坠机’,她最后拿了女子组亚军,我得了个男子第三。”(完)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