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媒反省:为何克朗凯特不会诞生在台湾?
2009-07-27

  “全美最受信任的人”、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昔日新闻主播(CBS)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当地时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92岁。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天发表社评说,在美国新闻界,像克朗凯特这样的新闻记者,我们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可以肯定是前无古人。没有今日媒体主播那样惊人的薪水,没有骇人的学历,更没有像台湾名嘴那样口沫横飞的本领,但他所拥有的是民众的信任、总统的敬重。克朗凯特去世了,但典范不会消失。

  克朗凯特代表了什么典范?文章认为:第一,他不偏民主党,也不偏共和党,他报道新闻之所以能取得人民信任,就在于平实,没有加油添醋,更不会搞置入性营销那一套;第二,他有丰富的常识,而且非常认真地做功课,因此报道新闻不会流于肤浅;第三,他能抗拒权力的诱惑,多次拒绝副总统候选人的邀请。子曰:“无欲则刚”,克朗凯特做到了。

  文章分析:台湾大部分的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往往带有特定色彩,用字遣词之间,经意或不经意地就将立场带进去。对阅听大众而言,一不小心往往就成了被洗脑的对象。台湾也有不少名嘴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却又不肯下功夫,于是成了只会耍嘴皮子的人物。因此,看到克朗凯特去世,很多人才发现,原来新闻人物也有典范,然而心中也不禁纳闷,为什么台湾新闻界没有像克朗凯特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天不良,后天失调”。在过去威权时代,即台湾媒体发展的初期过程中,缺乏一个适合像克朗凯特这样人物能够诞生的土壤。等到了反对运动兴起、报禁解除之后,许多新兴媒体诞生,很快就被政治力量渗入,成了政治的工具。换言之,在台湾媒体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避免政治力量的影响。这就是先天不良。

  其次,从结构面来看,台湾的社会基本上分为蓝绿两大板块,而所谓的独立中间选民比例相当有限。台湾媒体在开放之后已经过度拥挤、竞争激烈,采取一定立场,其市场反而比采取中间立场要来得大,也更容易生存。在市场的考虑下,媒体本身就自然倾向于走“反克朗凯特”的路线;而媒体一旦如此,新闻从业人员也只好顺着这个趋势走。这就是后天失调。

  文章指出,在台湾,新闻媒体的主要定位是企业,而不是“第四权”,或是社会的良心,这已经是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想要找克朗凯特,真的是缘木求鱼。要破解这个恶性循环,我们不能期待媒体采取行动,因为媒体已经是利润挂帅。我们认为,民众的自觉自醒是破解这个恶性循环的唯一途径。拒看“call in”节目,拒订有立场的报纸,拒听地下电台的广播,让市场来影响媒体,才有可能发挥效果。不过,这样的想法恐怕也是不切实际。台湾何时会有克朗凯特?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