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71岁的周永康大爷爱好收集剪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40多年,至今整理出700多本剪报。周大爷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最早收集的一份晚报作品是1965年的《天津晚报》。今后,他还将收集《渤海早报》的剪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从14岁起就开始学着剪报了,近些年主要以剪晚报为主。”记者在周大爷家中看到,柜子里、书桌里都是装订成册的剪报集,连一个废弃的冰箱都被周大爷用来放剪报。周大爷透露说:“我收藏的晚报剪报中最早的一份是1965年7月11日的《天津晚报》。本来还有一份1984年7月1日《今晚报》的创刊号,但是后来送给同样喜欢剪报的朋友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大爷除了把每日的新闻按照类别区分制成剪报集之外,还为700多本剪报集制作了非常详尽的目录和统计。周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剪报集共分为27大类,其中包括各国名人、戏曲、奥运特辑、作品连载等。“现在我还清晰记得,《今晚报》刊登的第一部连载小说是《燕子李三传奇》。连载小说一类的剪报从《今晚报》创刊以来至今,我从没间断过,总共有282部小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渤海早报》创刊后,周大爷一直十分关注这份报纸,并成为《渤海早报》的评报员。周大爷表示,今后要将《渤海早报》纳入自己的剪报行列,希望也能装订个几百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大爷表示,自己的剪报经常会被邻居和亲朋好友借去翻看,有人还拿他的剪报当成参考材料来查阅。“我的剪报经常可以给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信息或是医疗方面的信息,大家都会找我借剪报查阅。这些剪报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我感到很欣慰。”周大爷认为,收集剪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他将剪报当作一项“工程”来做,还为这个“工程”取了一个名字,叫“百科知识剪报工程”。周大爷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剪报,尽最大努力完善这项“工程”。 tujian.org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