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就爱逛。当了记者,游走各地,只要到了有博物馆的地方,仍是逛。有一次,我和报社的一位老领导去外地开会。会后,为了寻找一个还没有建成的乡级小博物馆,辗转数百里,穿越在村庄之间,虽苦不堪言,仍兴致勃勃。那时,我们饭吃不上,觉也不睡了,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不通车的地方,就步行。那种路,一走就要十几里,攀加爬,很是危险。这种情景,在某个夏天,我跟作家冯骥才也重复过。当时他邀我等去河北武强考察,记得是个县级博物馆在一个小村搞文物发掘。那天下着大雨,我们的车,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翻到了沟里。虽没人伤,可前面是野山,后面是荒岭。那时我们就觉得,有关民族记忆的一切,收集起来,是何等的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我们知道,该闪光的东西永远都会闪光,祖国的遗存,时刻都会让热爱华夏文化的人,带向它们该去的地方。从国家将文化及自然遗产纳入保护的轨道,这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及收入各类的藏品,也是“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不仅仅具有了收藏功能,具有了教育功能,更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再好的博物馆,假如没有人参观,这种功能和设施,也只是个摆设,很难发挥自身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本市自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内的文博场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热情和渴望。笔者认为,免费开放这些场馆,有很多好处。其一,天津是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起源、历史延革、持续发展和民俗民风,并不十分了解,给他们以走进博物馆的机会,会增加天津人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其二,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其三,有些场馆,本来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公众尤其是孩子们,从小就在这里参观学习,必然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且生根开花。其四是可以加强各地乃至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拉动经济。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位朋友,初三来天津,带来一家七八口儿,除参观周邓馆、平津馆等免费景点儿外,需住两天的饭店,还要吃海鲜、购物等等,这个账,每一个天津人,都应该能够算得出来的。俗一点儿说,我们的精神财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然,作为主人,我们首先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习惯,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环境和藏品,这样才能惠及当代,荫庇子孙。(文/周凡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