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断开拓前进,逐步成为团结全市社会科学界的学者和学会之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0年来,天津市社联经历了筹建成立、恢复发展、繁荣发展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专家开始筹建学术组织。1952年12月,中国史学会天津分会成立。1956年10月以后,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国哲学学会天津分会,天津市语言学会,天津市经济学会相继成立。5个学会共有会员300多人。在天津市委的关怀下,天津市历史、哲学、教育、经济、语言五个学会联合筹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并于1958年3月16日成立筹备委员会。3月29日,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天津社联)召开成立会,选举产生了由38人组成的天津社联第一届委员会,市委文教部部长梁寒冰同志任主任委员。同时,建立了天津社联办公室。5月15日,天津市市长黄火青为天津社联签发了天津市人民委员会社会团体登记证。当年11月,天津市委批准成立市委社会科学工作小组,并明确该小组即为天津社联党组。梁寒冰同志任党组书记,左健同志任党组副书记。天津社联的成立,调动了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和政府工作服务。“文革”中,市社联办公室被取消,市社联和各学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天津市委于1978年12月批准恢复天津市社联。1979年2月,市社联办公室恢复工作。6月起,市哲学、经济、历史、教育、语言学会相继恢复活动。9月,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天津市社联章程,选举产生了由73人组成的天津社联第二届委员会,市委书记刘刚同志任主任委员。为了加强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天津市委于1981年1月确定“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是市级人民团体,应与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同等待遇,由市委直接领导”。截至1986年10月,天津市社联发展成为包括哲学、经济、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各大学科的145个学会、研究会,组成了一支拥有2万多名在籍会员、30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的社会科学理论队伍。为了适应学术组织迅速增加、学会活动日趋活跃的形势,1981年4月经天津市编委批准,市社联机关由市社联办公室扩展为学会工作部、编辑资料部、普及部、办公室4个职能部门。1984年12月,天津市社联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29人组成的社联第三届委员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肖元同志任主席。聘请刘刚同志为名誉主席。 tujian.org
1988年12月,天津市社联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市长李瑞环,市顾委主任郝田役,市委副书记谭绍文、聂璧初等市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会上,李瑞环同志写了重要批语:“发展社会科学对于搞好改革和建设极为重要,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现在是需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极好时机。天津有力量,有成就,应当搞得更好一些。”为了更加广泛团结组织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次代表会议决定,将社联更名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58人组成的市社联第四届委员会,市委常委黄炎智同志任主席。聘请刘刚、肖元、滕维藻同志为名誉主席。1994年10月,天津市社联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81人组成的社联第五届委员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远鹏同志任主席。聘请肖元、黄炎智、滕维藻同志为名誉主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1999年年底,全市共有113个市级学会注册登记为法人社团。学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学术活动的繁荣开展。据粗略统计,1987年至2001年间,市社联暨所属学会研究会共举办各种学术活动2800多次,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约120多万人次,涉及了各个学科的学术探讨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对策研究,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1988年10月,经天津市新闻出版管理局批准,市社联编辑出版的《天津社联学刊》更名为《理论与现代化》,并于1989年3月公开出版发行,2008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为我市社会科学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市社联逐步成为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2002年,根据天津市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市社联搬离马场道4号办公地址,经过两年多艰苦奋斗,在成都道52号建成办公新址,为社联机关和天津社科界创造了一个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先进、便利宽松的办公、活动场所,成为市社联机关建设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 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市社联与有关单位合作,深入研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做出了贡献。1983年,市社联和市委宣传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联合召开全市理论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文集。1996年召开的“纪念邓小平视察天津十周年理论座谈会”,1997年召开的“迎接香港回归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研讨会”,2001年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征文和理论研讨会”,2003年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征文和理论研讨会”,2004年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今年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在全市产生了重要影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征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征文活动均收到理论文章500多篇,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特意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文集》题词:“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受到很大的鼓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社联还经常从北京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我市作学术报告和理论讲座,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阐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薛暮桥、马洪、于光远、张友渔、胡绳到张卓元、李君如、刘树成、李培林、常修泽,他们的精彩报告和精辟论述,受到市有关领导、社科界和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 紧贴社会发展,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tujian.org
1990年8月,天津社联与市委研究室联合举办“天津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讨论会”。市委书记谭绍文、市政府顾问方放、市委秘书长李建国等领导出席会议听取大家意见。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市如何抓住国际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5月,市社联与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MSH)共同举办“中法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论坛期间正式成立了“天津中法学术研究中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天津独有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来,两界三方轮流“主盟”,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研讨活动,并取得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如2006年立项的“天津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对天津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等10个方面进行了立项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上报给市委、市政府;如2008年立项的“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研究”为党和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多年来,两界联盟相继出版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环渤海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天津城市竞争力》、《数字天津》、《和谐天津》等专著和论文集。市委研究室《决策参考》、市委办公厅《每日要闻》、市委宣传部《宣传动态》,以及《天津社会科学年鉴》等相继作了刊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天津市主办夏季达沃斯论坛,市社联受市政府委托,策划了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形势与宏观调控、生态城市建设、滨海新区发展模式等13个重大课题,组织我市3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论坛议题参考报告和精版中英文《引领全球的声音》文集,作为会议正式材料,送2500名参会者阅读并供市领导参阅,为宣传、展示中国的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和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等问题所形成的理论观点起到了很大的反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社联始终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较好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围绕重大学术理论问题举办全市、全国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推动理论研究。二是配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从理论角度开展深入研究和学术探讨。三是构筑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理论创新论坛,创办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促进理论创新。四届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2000余篇,评选出优秀论文400余篇,每年编辑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天津学术文库》上、中、下三册,计100余万字,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和谐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 注重群众需求,大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年到“文革”前夕,市社联举办的科普工作主要是积极组织所属学会开展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1979年市社联恢复活动以后,坚持普及与提高两手抓,在社会科学普及方面不断开拓,1981年4月市社联成立了普及部。2002年6月改名为科普处,从而使这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紧密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注重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突出特点。其次,积极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工作,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中各条战线对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市社联推出了科普周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了5届。5年多来,社科普及周的规模越办越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逐步多样,影响日益广泛,并在以下5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即“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拓展渠道,扩大规模;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改进形式,丰富内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近年来,社联组织有关学会和专家编写《社会热点纵横谈》、《建设和谐天津》、《社会科学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丛书》(四册)、《滨海新区在新起点上腾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科普读物。同时,组织编写了奥林匹克知识、社交礼仪、消费维权等多种宣传材料。这些科普读物都越来越贴近百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tujian.org
6 做好评奖工作,发挥推进科研创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市委和市政府举办,市社联承办的重大活动。从1983年10月开始,而后,每隔二、三年开展一届,至今已经开展了11届。从第8届开始,获奖总数和获奖等级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一等奖获奖成果从第7届的5项扩大到第10届的25项。从第9届评奖开始,还扩大了了二、三等奖的奖项,使获奖总数达到了235项。随着我市社会科学学科的加快发展,成果形势和成果内容的不断丰富,新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学科评审组的设置由原来的7个学科来划分,逐步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组、理论经济学科组、应用经济学科组、研究报告学科组和综合学科组等11个学科组。申报成果也由500余项增加到900余项。在我市社会科学历届评奖中,共有2173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特别奖3项,荣誉奖29项,一等奖154项,二等奖510项,三等奖1415项,青年佳作奖61项。获奖成果代表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我市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评奖工作不断改进,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创新和人才成长,发挥了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市社联供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