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不外乎“衣、食、住、行”,而降雪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交通不便。路面湿滑,即使驾车很小心,也保不齐陷入积雪下的陷阱。21日凌晨,笔者下了夜班,在狂风暴雪中开车回家,因为天黑路滑,被迫中途返回报社;朋友周一上班,在寒风中苦苦等了两个小时的班车;同事的孩子上学,打到出租车赶到学校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它足以说明,一场大雪,给市民增添了多少困难和烦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可否认,职能部门无疑在努力将暴雪影响降至最低。在雪夜,在冷风中,看到一些人奋战在清融雪第一线——洒盐水、清积雪、铲寒冰。不过,就如市清雪指挥部介绍的,由于气温低、降雪量大,同时本市应对大雪和特大雪的机械化、现代化作业水平不高,影响了清雪工作,从而对全市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在理解之余,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追问:面对突降的暴雪,应对措施已经是最快了吗?还能不能更快些?居安思危,清雪设备的不足是不是说明思想的松懈?21日上午雪已经停了,为何到周一市民还是感到路难行?我们的交通和环卫部门是否有应对特殊天气的预案?另外,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危机”下,地铁运营时间能否延长些?各单位和学校能否实行“弹性时间”,错峰出行?如果这样,交通堵塞的现象可能会缓解许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我们需要“庆幸”,这场暴雪发生在周末。当周日清早拉开窗帘,大多数市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雪景好美”,而非“明天怎么去上班”。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场降雪发生在工作日,这座城市会是怎样的措手不及?第二个需要庆幸的是,大雪初霁,紧接着是阳光灿烂的3天,给清雪帮了大忙。假如这几天遭遇寒天,路面肯定会变成冰面,这座城市又会是怎样的手忙脚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公作美,为我们减轻了暴雪的危害,但我们不能不深思,假如天公不作美,我们又该怎么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有不测风云,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加强积雪清理后续工作的同时,有关部门是不是应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工作待完善?哪些措施要加强?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下一个坏天气。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吧。(葛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