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天津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读一轻集团应对危机塑造品牌的辩证思维
2009-06-11

  历史总是从其深邃的契合中,显露某些富有规律性的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前的今天,一则蓝天牙膏的宣传广告打破沉静,天津日报在全国首次恢复工商广告。30年后,在新年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欣喜地看到,包括蓝天集团在内的一轻集团再一次让人们耳目一新,数十家企业在同一天集群出击,整体亮相,集中展示天津一轻的品牌形象,一组代表天津一轻现代化最新成就的产品方阵赫然陈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破冰之旅到集群展示,时代的车轮进行了整整30年,一个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意味的历史年轮。而这年轮的两端,一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被誉为千年等一回的春天的故事刚刚响起前奏;一端是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呼啸而至,一场寒彻筋骨的经济严冬骤然袭来。历史所见证的,或者说我们都应该深为之感动的,是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天津一轻都主动选择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时代作为!

tujian.org

  如果说,30年前率先在报纸上刊登工商广告,这份决策中一定有着对经济规律本身的尊重和敬畏,有着企业适应市场化发展的内在驱动。而30年后的这次创新之举,同样有着特定的实践背景和理性支撑,远远不是一次普通的企业或产品营销策划,而是应对严峻挑战、开辟发展空间的战略性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轻集团董事长林永宁说,面对急转直下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首要的任务是创新思路。对于一轻而言,既要用“望远镜”看待危机,把危机看成是前进路途中的暂时困难,坚定发展信心。又要用“放大镜”发现机会,在危机中寻找市场空档,拓宽发展之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望远镜中,一轻人看到的是什么呢?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厚重积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依旧强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是在新的世纪,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天津作为带动区域经济振兴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全面发力;是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一轻集团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发展、从原料的粗加工到深加工、从低价值的产品制造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到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从数量竞争到质量与服务竞争、从相对单调的生产经营方式到多元化多体制多市场的开拓,这条不断发展壮大之路仍然在向远处执著延伸,正以连续八年产值增长超过30%的速度向300亿元大关冲击。有这些大的背景、有这些基本趋势、有这些难以撼动的基础和能量,就必然有一份坚定的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放大镜中,一轻人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轻工行业面向百姓的生活,生产百姓日常必需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丰富活跃市场,是永葆长青的产业;是作为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关键环节,既是第一产业的深加工和精品制造过程,又体现出第二产业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水平,还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延续和基础,在三次产业的链条中不可或缺;是因其产品具有市场大、需求大、内需规模大等特点,党中央、国务院在新近出台的政策措施中,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十分清晰;是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一轻人已经学会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争取使每一次危机转化为市场重新洗牌、抢占制高点的难得机遇,转化为调整结构、捕捉市场空档的难得机遇,转化为逼出新思维、逼出高水平、逼出新境界的难得机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登高才能望远,务实赢得未来。正是同时用望远镜和放大镜审视时局、照亮前程,直面危机的一轻人再次选择了集体“亮剑”,选择了在冷酷的经济严冬,刷新鲜亮的品牌。无论是30年前超越禁区的那份勇气,还是今天逆风飞扬的这种信心,两代一轻人的血脉中,流淌着同样敢为人先的创新元素。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为他们的选择喝彩;也有最为真诚的情感,为他们的未来祝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为,谁最早从寒冷的冬天出发,谁一定最早收获最华美的春天。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市民营企业捐助四川抗震救灾纪念碑揭幕
    ·运救灾帐篷遇余震六旬大爷重伤脱险
    ·天津援建四川绵竹首期2万套过渡安置房开工
    ·爱心传递 携手抗灾 市文化系统举办赈灾义演
    ·黄兴国率团到浙江江苏学习考察
    ·“志愿者心得”专栏:心得体会说给您听
    ·灾区直线:天津抢险、医疗队抵达灾区开展救
    ·天津建委对家乡受灾较重的农民工 每人补助
    ·天津开展推荐“身边好人”和评选道德模范活
    ·市领导深入滨海新区调研:营造廉洁高效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