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天津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朱芳清: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
2009-06-11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工作思路,坚持“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大都市水利”和构建水利“四大体系”,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全年水利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城乡防洪和供水安全,民生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城乡水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保障经济、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水利科学发展新格局。面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重要要求和对天津工作重要批示的新形势,面对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和“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新任务,在全局带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水利服务上水平,科学发展作表率”这一载体,深入查找和剖析水利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增强水利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水利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眼睛向内主动找差距、找不足,深感近年来天津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但是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没能有效跟上发展的步伐,水利体制机制与促进水利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成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亟须破解的难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水库、水闸和各级河道因管理部门不同或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缺位。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还存在部门职能交叉与重复管理现象,管理协调难度大,存有收费和资金使用不规范等行为。水域岸线管理职能不明确,规划管理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水行政审批的效率和工程管理的效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水利建设管理问题。部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力量不足,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需要。项目法人履行职能重点侧重水利建设管理,对前期工作管理重视不够,与工程管理单位结合还有差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水利规划设计管理问题。由于水利规划尚未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导致我市水利相关规划很少得到上级批准或社会认可。水利系统缺乏高水平规划设计人才,水利规划特别是水利宏观规划整体水平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是引滦水质保护管理问题。引滦水质管理分工不明确,责任未能完全落实,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处罚权和有效的管理办法。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上游和引滦沿线水质保护存在管理缺位,使引滦水质安全受到威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是城乡节水管理问题。由于协调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单一、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我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区县节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难以实施,收费率低。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渠道不明确,工业节水无固定投资渠道,缺乏总体规划和长效机制。农业节水投入完全靠财政,发展后劲乏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是控制地面沉降管理问题。目前,我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控制地面沉降的工作相对较弱,在组织和推动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工作上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地面沉降趋势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大控沉管理力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七是南水北调建设管理问题。由于体制原因,市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不同机构的多重领导,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和市内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与天津市水利质量监督站的职能、机构、人员需要整合,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跟上发展阶段新变化,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我们必须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新要求,针对影响水利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一些难度大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提高行政效能、积蓄后发优势,为推进天津科学和谐率先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和良好服务。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汇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思路和措施,着力在八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tujian.org

  一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单纯工程管理向集排水、用水和水环境管理于一体的河务管理转变,由建设项目被动审批向为业主主动服务转变。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实行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理顺程序,分清职责,确定权限,规范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结合生态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做好全市水环境管理维护,近期重点维护整治好海河等市区河道环境,做好海河排污口门筛查和封堵工作,确保海河水环境质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要着力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组建高水平的水利专业规划编制机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水务管理的要求,统筹规划,整合完善,形成科学、完整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尽快将水利规划纳入全市规划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出台水利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统一管理,发挥水利技术委员会等咨询机构技术咨询和质量评估作用,切实提高水利规划成果质量。加强工程立项管理,加紧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库,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禁止入库,不在项目库的工程项目不得立项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真正做到控制有力、监督有效、管理到位。强化项目法人建设,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充分调动水利建设管理各方积极性,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管理协会作用,完善行业自律制度,规范企业行为,鼓励公平竞争。严格规范施工图审查,加强区县水利自筹项目建设程序管理,狠抓工程验收管理。建立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实现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零事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要着力提高引滦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组建专业的引滦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引滦工程统一进行建设管理,全面负责引滦大修改造工程,协调好工程建设与安全输水运行之间的关系。引滦工程各管理处不再履行建设管理职责,以便集中精力搞好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深化引滦工程精细化管理,加大水质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引滦现代化进程,努力争创国家一级水管单位一条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要着力提高引滦水源保护水平。适时推动成立由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市领导组成的引滦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积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编制引滦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上游地区及引滦输水沿线水资源保护规划,按照规划开展上游地区污染源治理、削减污染负荷等水资源保护工作。推动恢复天津市引滦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报批实施《关于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工作意见》,联合蓟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制定《于桥水库周边地区水污染治理方案》,加强入库河道、库区周边村庄污水排放、垃圾堆放、污染源治理,加强生物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引滦水质监测,建立于桥水库蓝藻暴发预警机制,严防蓝藻暴发等突发水污染事件,重点整治暗渠占压、水库采沙和旅游、黎河尾矿渣排放、隧洞外部采矿等违法行为。引滦工程各管理处加强引滦保水护水和巡视巡查,并将水环境保护纳入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水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要着力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逐步实现由单纯城市节水向城乡全面节水转变,由节水计划管理向过程控制管理转变,由以处罚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市节水办公室切实发挥全市节水工作统一管理职能作用,统筹城乡节水协调发展,统筹多水源优化配置,使我市节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完善节水管理体制,强化各区县、各行业和基层用水户节水管理组织建设,提高各级政府节水行政管理和公众参与管理的水平。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大再生水回用和雨洪资源利用力度,更加注重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的整体安全。 tujian.org

  七要着力提高控制地面沉降工作水平。适时组建市政府控沉工作领导小组,从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予以统筹谋划、全面推动,逐步实现由单纯控制地下水开采向全面控制地面沉降成因转变,由事后监测报告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充分发挥市控沉办作用,报批《关于加强地面沉降控制工作意见》,争取出台《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管理办法》,编制实施《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综合规划》,切实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统筹全市控沉工作有序开展,并以实施控沉措施为切入点,统一管理,统一考虑,综合协调好南水北调通水前后地下水资源管理、控沉重点地区农业用水调配、城市再生水配置、地下水涵养和含水层修复等工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要着力提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着眼于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减少职能交叉与重复,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市调水办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具体工作交由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和市内配套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力争早日将8.6亿立方米长江水调入津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市民营企业捐助四川抗震救灾纪念碑揭幕
    ·运救灾帐篷遇余震六旬大爷重伤脱险
    ·天津援建四川绵竹首期2万套过渡安置房开工
    ·爱心传递 携手抗灾 市文化系统举办赈灾义演
    ·黄兴国率团到浙江江苏学习考察
    ·“志愿者心得”专栏:心得体会说给您听
    ·灾区直线:天津抢险、医疗队抵达灾区开展救
    ·天津建委对家乡受灾较重的农民工 每人补助
    ·天津开展推荐“身边好人”和评选道德模范活
    ·市领导深入滨海新区调研:营造廉洁高效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