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区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下力量抓好城乡建设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构筑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彰显了城市形象,加快港东新城建设,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实施老城区改造,整修重阳里、七邻里等居民区,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的十项惠农工程,在全市率先让农民饮上安全水,22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心镇区和中心居住区的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城乡差距,镇村发展不平衡等状况仍然存在。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创一流环境仍需要我们铆足干劲,坚定信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切实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跳出“三农”抓“三农”,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应该看到,现在农村发展中面临的民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是温饱问题,而更多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发展空间等问题,实行城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所以要从科学规划着手,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强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既是加快发展、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也是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港要加快发展,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新年新目标,就必须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这里不仅包括硬环境,更包括软环境,各有关部门要真正改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使大港真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创业投资的理想之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再次,创造一流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空间,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本依据。良好的环境,在于建设,更在于保护和管理,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企业,是良好环境的消费者、受益者,也应该成为良好环境的建设者、维护者。城市如此,乡村更是如此,要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同时,强化市民、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真正把大港建成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的滨海新城。(木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