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西装、领带如何与26℃的室温“兼容”?答案并非“心静自然凉”。在日前举行的“海峡两岸新型纺纱技术和纤维高峰论坛”上,沪台两地纺织专家提出“穿衣节电”新概念,尝试从纤维、面料上作文章,用“绿色”、凉爽的“节能衫”抗击全球变暖。
“节能衫”的概念来自于日本政府于2005年推出的“凉爽商务”运动,它号召男性商务人士在夏天不系领带、不穿西装,以此调高办公室的空调温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个以少穿衣来实现节电的创意,为全球纺织界带来了创新灵感——若能开发出让人穿着惬意的凉爽面料,空调温度也许还能再调高1℃至2℃。
于是,高散热、低比热、高吸湿的凉爽纤维应运而生。台湾逢甲大学纺织工程研究所所长郑国彬教授介绍说,纤维的凉感既可“储存”在特殊材料中,也能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来“激活”。比如,将善于导热、散热的复合矿石粉末“织”入纤维,或把冬暖夏凉的“调温胶囊”嵌在纤维的孔隙中,就能让冰凉爽滑的感觉通过经纬纱线传递到皮肤。
为减小纤维改性对印染、整形等后道工序的影响,郑国彬更倾向于在纤维的微观结构上动点“小手术”。他快速翻动着一张张酷似钢管、蜂窝的纤维剖面图,指点着“手术”技巧:“在扫描电镜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为一根根纤维‘雕刻’出凹凸分明的‘十字’断面,人为增设‘排水沟’,模仿毛细管吸汗效应,令衣物瞬间干爽。”
除了拥有“冰肌玉骨”,“节能衫”同样也得经洗、耐磨。为此,上海纺织控股集团高级工程师殷庆永特别强调“纤维组合法”。他举例说,近来颇受欢迎的天丝、竹纤维,虽被喻为“会呼吸的面料”、“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却也表现出起毛、起球、易变形等先天不足。如何扬长避短?“掌握好凉爽纤维的比例,或将几种功能纤维‘拧成一股绳’。”殷庆永说,组合法既能让“节能衫”穿着更完美,又可适当摊平成本,更易获得市场青睐。
科学家们精心设计的凉爽纤维究竟有多凉?郑国彬所在的实验室曾对一种名叫WinCool的凉爽纤维做过五花八门的测试。人体微气候测试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人体穿着凉爽纤维运动时的体温,比穿着普通吸湿排汗纤维时低了1.27℃,相对湿度降低20%。这意味着,穿上用凉爽纤维织成的“节能衫”,就能在不降低人体原有舒适度的同时,让空调升温1℃,这意味着可以节约6%的电。
专家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商机,国内纺织界的创新意识与产业化步伐有待加快。据报道,今夏,在日本,两三千元一套的可洗清凉西装销量大增;而另一种穿起来像衬衫的薄布夹克则兼顾了清凉感和商务人士的需求,成为夏季办公室的新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