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纺织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江苏常熟服装城成为全球服装交易中心
2009-07-27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在义乌,而全球最大的服装交易中心就在江苏常熟。 tujian.org

  常熟服装城目前拥有35个专业市场,2.8万个商铺,8万多名经营人员,入驻知名品牌5000多个,日均客流量30万人,资金流量超8亿元,货运吞吐3000多吨,年交易额达450亿元,先后开通了241条辐射全国1000多个城市的客货运专线,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榜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占地3.71平方公里的常熟服装城,目前拥有包括“中国男装中心、中国裤业中心、中国女装中心、中国童装中心、中国鞋业中心、中国服饰辅料中心”6家国字号在内的共计35家专业市场。服装城以服装专业化为特色,围绕服装产品及服装行业衍生产品,形成品种、规格齐全的产品系列,充分发挥市场的集聚效应。中国男装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男装专业市场;中国童装中心,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童装专业市场;中国裤业中心,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裤业市场;阳光天虹服装城,打造中国品牌服装示范基地;万豪国际轻纺城、九龙辅料中心,打造中国面料、辅料中心、中国流行面料采购中心;中国鞋业中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鞋业集散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球品牌服装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服装进入全球市场的中转中心,在这里买全球服装、在这里卖全球服装”,这是中国常熟服装城管委会主任潘云来对中国常熟服装城发展的定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不完全统计,商城内有200多只省级以上知名商标、5000多个知名品牌,总代理、总经销和专卖店有1000多家,法国啄木鸟、皮尔卡丹、蓝威龙,意大利华伦天奴,香港老爷车等世界著名品牌纷纷入驻其中,大大提高了商城档次。常熟服装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瞩目,不仅连续三次蝉联全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榜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熟服装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常熟强大的服装产业基础作后盾。目前,常熟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服装产业基地。常熟已拥有4700多家服装服饰企业,年产量达6亿多件(套),年产值600多亿元。近年来,常熟市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称号。海虞镇、新港镇、支塘镇、沙家浜镇、古里镇、辛庄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别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毛衫名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羽绒服装名镇”、“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市共拥有6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镇”,名列国内县(市)之首。2008年,常熟服装服饰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从业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雄厚的产业基础,巨大的人流量,加速了常熟商贸形态向购物旅游形态的提升。2007年来常熟旅游接待超过1000万人次。购物旅游项目已经成为服装城新的发展目标,并成为国家4A级旅游购物市场。以商带游,以游促商,吸引世界宾朋前来购物观光,这也是服装城打造世界服装服饰名城,成为全球服装交易中心的突破口之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台湾贸易代表团出访叙利亚和约旦 开拓服装
    ·牛仔服装名镇新塘赴美国、加拿大等国海选“
    ·今年第一季度柬埔寨的服装出口下降了26%
    ·2009-10财年印度的纺织品出口处于恢复过程
    ·福建省鞋服出口魅力依旧
    ·出口退税率第7次上调 能否医治外需疲弱症
    ·国家调高鞋产品退税率 石狮鞋能否乘势扩大
    ·退税率又上调 外向型鞋企再添信心
    ·09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出台 利好有限?
    ·山东二代棉铃虫发生趋势预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