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但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受到的冲击并不明显,同时农业生产用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际磷肥市场的需求量波动不大,将与去年基本持平。在中国磷肥产能明显过剩、库存大量积压的背景下,市场专家认为,国内磷肥企业应积极实施海外扩张的发展战略,在增加向东南亚传统市场出口的同时,大力开拓南亚、南美洲等非传统市场,通过外向型发展摆脱经营困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韦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高浓度磷肥产能持续扩张,中国从2006年起就成为磷肥净出口国。2008年,国内市场磷酸一铵过剩近300万吨,磷酸二铵过剩近400万吨。今后几年,中国磷肥产量将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市场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下面临重新洗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政府继2008年频繁大幅度地上调化肥出口关税之后,前不久已出台文件将磷肥出口关税税率调整为淡季10%、旺季110%,这将提高国内企业的海外竞争力。 tujian.org
外向发展注重守旧拓新 tujian.org
随着淡季出口关税的放开,国内磷肥企业应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平认为,中国出口磷肥在东南亚市场上有传统优势,应继续发挥并保持;南亚各国人口众多,对化肥的需求量大,但传统上是美国、北非和前苏联地区厂家的势力范围,中国磷肥企业应积极参与竞争,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南美洲是高浓度磷肥的重要市场,在海运费用低廉的今天,这一市场也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总体上看,东南亚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进口型市场,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市场,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市场,都将是中国磷肥出口的目的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利用比较优势抢占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磷肥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磷矿资源、巨大的磷肥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邻近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人口众多、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是重要的化肥市场,这些都是难得的比较优势。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经营,在国际磷肥市场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国际市场海运费较低,使得中国磷肥出口到远洋市场的物流成本劣势基本消除,全球磷肥企业在物流方面基本处于同一个竞争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目前依然较高的关税税率,对磷肥出口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去年国内对化肥出口征收高额关税之际,美国、北非、俄罗斯等地厂家趁机扩大出口赚足利润,如今现金流非常充裕,并摆脱了高价原料库存的困扰。当下,美国厂家的硫黄和合成氨采购价格大幅下降,具有显著的成本比较优势;俄罗斯卢布在过去半年贬值达5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该国磷肥厂家的出口竞争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化,各国政府的财政预算都出现了巨额赤字,传统磷肥进口国的市场需求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对于中国磷肥企业而言,要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目标市场特征、宏观经济走势等多种因素,制定适当的外向发展策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紧跟国际市场格局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文平表示,去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急剧攀升,作为石化副产品的硫黄价格也接连翻番,对磷肥价格上涨形成强有力的成本拉动;欧美国家以玉米、大豆等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引发国际粮价暴涨,从而对磷肥涨价形成需求拉动。去年下半年,国际大宗货物市场价格暴跌,由“牛市”突然转为“熊市”,随之在硫黄-磷肥产业链引发连锁跌价反应。 tujian.org
市场的急剧波动,导致全球各磷肥厂家的库存持续攀升,纷纷停产检修或减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跌落,使得农民对种粮的收入预期和支付能力大打折扣,持币观望的心理浓厚;主要磷肥进口国的经销商手中存有大量高价进口的磷肥无法套现,现金流出现困难。不过随着春季用肥需求的扩大,近来国际磷肥市场出现的“堰塞湖”现象略有改善,后期市场走势将大体平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预计,今年全球经济仍将在低谷徘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扬。韩韦认为,如果生物能源继续快速发展,对于磷肥的需求就会持续增加;若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迫使生物能源产业降温,则会导致磷肥的国际贸易量萎缩。不过多种迹象显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生物能源产业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原油价格上扬乏力,发展这种替代能源的热情依然不会消褪。对苦于寻找出路的磷肥生产企业而言,这应该是一个难得的利好。而如何抓住这些利好,将其转变为真正的利润,对于磷肥企业来说还任重道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