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对三聚氰胺生产实行许可管理,目前工信部已完成《三聚氰胺生产许可条件》。业界专家表示,对三聚氰胺生产实行许可管理,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于目前产能已经过剩的三聚氰胺产业向集约化、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环境恶化,也使多年来制约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暴露出来。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目前,我国三聚氰胺产能过度扩张,从2006年到现在,短短3年三聚氰胺总生产能力增加将近1倍,产量增加了64%,不少三聚氰胺生产装置处于停产状态。多年来,由于市场消费需求的假象和许多企业着重于眼前利益,结构调整没有实质性进展。二是三聚氰胺在许多国内企业中是附属产品,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新技术开发实力。我国三聚氰胺虽然厂家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小、产量低,技术不够先进、开工不足。中国三聚氰胺行业协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消费与出口国。然而,国外三聚氰胺的单套装置平均年产能为2.56万吨,最大年产能为12万吨,并且大多数装置实际产量均已超过设计能力。国内已投产的生产装置,单套装置平均设计年产能不到0.57万吨,最大年产能1.5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人士指出,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将加速和推进三聚氰胺行业重新洗牌,一些规模小、能耗高的企业将面临退出。三聚氰胺行业下一步可通过重组及其他形式,将众多小型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形成高技术含量、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阵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将促进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国内三聚氰胺总体消耗水平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机泵、加热炉等配套装备效率低下。虽然部分联产装置的物能消耗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是限于联产资源等,企业生产规模难以进一步提高。因此,亟待突破关键技术,提高配套装备技术效率,稳定产品质量。(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有利于尾气回收利用。实现整个三聚氰胺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合理地回收利用副产气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而达到三聚氰胺和尿素能以最佳方案联合生产的目的。利用’联产’来推进循环经济,是近年来三聚氰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既可通过与尿素联产,降低三聚氰胺原料成本,又可通过与其他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尾气的利用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三聚氰胺产业国际竞争力,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已经起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有助于加大下游产品研发和应用力度。在国内,三聚氰胺产品已供过于求,其应用消费仍局限于传统领域。要扭转这种局面,须加大三聚氰胺下游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三聚氰胺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拉动新兴领域消费的增长。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从阻燃、环保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呼吁立法,推进三聚氰胺后续加工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同时,加快人造板、模塑料、水泥减水剂、蜜胺泡沫塑料和蜜胺合成纤维等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大力开发新的应用市场,帮助和促进现有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