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部委联袂调研 赛维LDK等六光伏巨头谋并网
2009-05-08
2月24日,据一家光伏企业高管透露,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三部委日前联袂调研多晶硅行业,其调研范围囊括洛阳中硅、新光硅业、峨嵋半导体、江苏顺大、赛维LDK、大全硅业六家国内多晶硅领军企业。六家集合产能,占据2008年国内多晶硅产能的八成之多。

  “调研于2月上旬开始,为期两周行程,以洛阳中硅作为首站,之后是位处西南的大全硅业、峨嵋半导体、顺大等企业,最后是赛维LDK。”上述人士说。

  在此次三部委联合调研背后,是国内光伏企业“并网”的努力。作为中国最大光伏发电项目的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已经进入冲刺期,而甘肃、江苏、云南等省份亦将数个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递交至国家发改委。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看来,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中国98%光伏产品销往国外,造成产业和市场的脱节。“国内市场的启动,将助推光伏产业的成长。”

  寒流中的握手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5个环节。多晶硅料作为光伏产业的最主要生产原材料,占据最终产品成本的70%。

  2008年中国高纯多晶硅产量将达4110吨左右,同比增长263.7%。而2006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仅为290吨,2007年则为1130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人士称,此次多晶硅行业考察,除了国家三部委,考察团成员还包括六大巨头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各企业之前采取相互封闭策略,此次相互登门造访,尚属首次”。

  全球金融危机对光伏行业的冲击,是国内光伏企业此番交流最为重要的背景。“金融危机让国内光伏产业的增长收窄了。”

  与之相对的是,六大巨头不断扩大的产能。据悉,大全集团1800吨多晶硅的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二期6000吨项目即将开工;峨嵋半导体目前产能仅为700吨,但现正开建3条1500吨的生产线;而赛维LDK的多晶硅项目规模则更大——到2010年底,其将实现超过16000吨/年的多晶硅产能。

  图谋国内市场

  启动国内市场,对六大光伏巨头来说才是最为直接的刺激。虽然国内高纯多晶硅的产量高达4110吨,但目前供应国内市场的却不超过三成。

  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太阳能仅占0.51%。2007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还不到世界份额的1%,与光伏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相差甚远。

  “主要是2005年前太阳能发电成本约为40元/度左右,国家补贴方面难以承受。”前述人士称,随着大厂新增多晶硅产能的投产,多晶硅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跌,而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可做到2.5元/度,甚至更低,成本难题初步解决。 tujian.org

  2009年春节前,光伏企业先后上书国家相关部委,提交“1元/度”光伏发电方案,称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1元/度完全可行。“之前预计,3至5年能够做到1.0元/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在两年后即达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出台鼓励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开展光伏并网发电应用示范”。2008年12月6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曾透露,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研究光伏发电政策扶持与补贴措施,通过招标办法,按照大约4元左右电价来收购。

  但即便发电成本低至1元/度,光伏企业仍有价格劣势。目前,国内火电上网电价约为0.4元/度,而同为绿色能源的风电,上网电价则在0.6元/度左右。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