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这些尿素是发往福建省内的,这几天企业运输任务排得满满的。”2月14日,福建三化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者在该公司厂内铁路专用线上看到,装卸工们正紧张地将一袋袋尿素装上火车。据了解,福建三化公司1月份尿素销售3.56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随着近期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加上春耕期间市场需求量加大,1月份福建省尿素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 受国家利好政策拉动,一批化工企业争赶“春潮”。记者看到,在福建省最大的农药企业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有的人在接电话,有的人在开票,一片繁忙。在福建革命老区将乐县,化工企业也同样没有懈怠。“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新厂房,争取尽快扩大产能。”福建新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何先生说。 去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福建传统化工如化工机械、化肥、塑料、化纤、农药等企业均出现压产、限产或停产等现象。另外,金融部门对工业企业授信额度逐步减少,造成了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而丧失市场。据福建省经贸委轻纺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建新介绍,2008年底福建纺织品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08年11月开始出现了负增长,从而影响到了其上游的化纤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第四季度,国家陆续出台了金融信贷等一系列利好措施。2月5日,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给一些化企吃了“定心丸”。 “越是危机当前,越要肯花钱,但这钱要花在‘刀刃’上。”福建锦兴集团的刘先生对记者说。刘先生所说的“刀刃”指的就是对企业技术项目进行的系统化改造。他认为,振兴规划将为企业赢来扩大销售和产业升级的双重机会。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从事涤纶丝产品开发、生产及进出口贸易,拥有年产20万吨聚酯、15万吨涤纶长丝、6万吨涤纶短丝及6.5万吨差别化纤维、1万吨化工油剂的生产能力。近两年来,锦兴集团共投入超过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其中投资400万元改造动力节能变频控制系统,主要针对气候、温差等多种因素,自动调节有关设备、设施能耗,避免因天气变化而导致能耗浪费。 “别看投入了不少钱,但通过技术改造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企业效益也提高了。”刘先生说。福建晋江市深沪镇商会副会长蔡著龙也表示,企业目前的首要问题是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对外的议价能力。 化企忙发展,争先赶“春潮”,政府部门也在为化企搭桥铺路。比如,为了让本省的装备制造企业尽快在短时间内从低谷中走出来,福建省已开始酝酿装备制造业的复苏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日,福建省经贸委机电行业办副主任韩西儒告诉记者,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很快将浮出水面。“自去年11月26日国家提出工业振兴规划的设想之后,我省就由省经贸委牵头组织5个编写小组来拟定福建省九大行业的振兴规划。春节后一上班,经贸委就进行了第一稿的评议,2月9日,编写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经贸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讨论研究评议,最后由省政府颁发。” “国家振兴规划出台对装备制造业而言是长期利好,让企业坚定信心。现在企业高管人员都早早出去跑市场,力争实现首季开门红。”2月14日,福建省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一位科室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企业表示,面对已经显露暖意的市场,谁启动得早,谁就能赢得先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