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观点博弈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景难测
2009-05-08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萧条,为拯救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国家制订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明确提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日前,财政部与科技部发出通知,将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对象和标准予以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13个城市当中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并明确中央财政将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

  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其中购车补贴标准最高的为最大电功率比50%以上的燃料电池公交客车,每辆车可获60万元的推广补助。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中,混合动力汽车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有正反两种观点的碰撞。此次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对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具体落实,但这一政策的出台究竟能否给新能源车带来曙光,还未为可知。

  正方观点:利好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而且目前的补贴主要针对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对普通消费者没有直接的利好,因此对国内汽车市场的短期影响相当有限,但给所有研发新能源车的企业指明了方向,对于汽车市场长期发展是一个相当大的利好。

  其二,汽车厂家竞争市场的敲门砖,具有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财政补贴可以看出国家对新能源车的实际支持,也是一个消费导向。”一自主品牌厂家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新能源车在普及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这些工作我们必须提前做,这是我们赢得未来市场的一个机会。”

  据统计,国内已有40多家车企涉足新能源车研发,六大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吉利、比亚迪都争相研发新能源车。“买车多给出的钱拿来付油费,已经足够用十年了。”很多消费者如此评价新能源车。

  反方观点:仅是概念炒作性价比低市场不领情

  实际上,成本高,与普通汽油车价差大,一直是新能源车难以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原因。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只对公共服务用车予以补贴,是因为公共服务用车的普及价值更高。一般情况下,买新能源车花的钱多,但省油有限,多数要15-20年左右才能赚回来,性价比太低。另外,国家补贴新能源车有一定的总额限制,补贴个人的话总量不好控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本土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都还在尝试和市场的准备阶段,很不成熟,即使合资企业开发出来新能汽车也不可能像普瑞斯那样马上就实现商品化。

  事实上,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光是成本问题还涉及到技术、政策支持、环保消费意识等因素影响。就像乙醇燃料汽车需要乙醇汽油、电动汽车需要加电站一样,一些新能源汽车需要相关的支撑配套。这样的配套体系也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补贴的出台,将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投入到新能源车的研发中,并加速车企推出新能源车。

  据了解,目前几乎每个车企都有生产混合动力车的计划,此前由于市场前景难测而一直处于观望中。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